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
“等早上‘京香華壽’開門,再去拿藥吃就會好起來。”日前,一則新聞讓人心痛:四川一名73歲的老人拒絕就醫,寄希望於家門口的保健品商家,去世后留下一屋子保健品。
病危了不相信醫院,而是相信保健品,難道保健品比醫院管用?像“京香華壽”這樣所謂的保健品公司,有自己的“套路”:以“健康講座”為名,借機向老人夸大保健品功效,一步步使其陷入保健品營銷陷阱中。針對多起老人陷入保健品“泥沼”的情況,越來越多人呼吁:應加大對保健品及器械夸大功效、涉嫌欺詐等行為的執法力度,建立權威的健康信息發布平台,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導老年人遠離“假科學”“假藥械”。
在類似事件中,值得深思的還有,為何醫院不是老人的首選?實際情況可能比較復雜。老年人往往多病共體,其中80%—90%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發人群,又總有失眠、頭痛、腿腳疼痛等各類小病小痛,他們通常依賴各種藥片控制病情。去醫院看看,做個檢查,吃點藥,似乎有點用,但過段時間仍復發。跟兒女說多了,兒女會嫌太啰嗦,醫生大夫也大多沒有耐性聽老人詳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銷員正是鑽了這個“耐性的空子”,讓老人們信任保健品商家勝過信任其他人。
就全國而言,中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去年一年就接診了79.3億人次。巨大的數字意味著,分攤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診療時間寥寥無幾,實際情形往往是“醫生不抬頭的3分鐘問診”“排隊倆小時,看病半分鐘”。同樣是去年的數據,我國老年人口超過2.3億,其中健康老年人僅佔老年人總數的1/3,其余2/3屬於帶病生存,雖然人均預期壽命較長,但需要醫學照顧、護理的老齡階段也較長。有研究顯示,老年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是青年人的3—5倍,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供給側跟不上老齡化步伐,醫療服務體系沒有針對老年人特點給予合理照護,目前來看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標,也是關乎每個人幸福感的民生大事。當務之急,是補短板、強供給,改變醫療服務供給側與健康養老不相匹配的現狀,滿足好老年群體快速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體機能退化,預防、診療、康復、護理等醫療環節不應隻關注疾病本身,而應該多方面、多學科、全方位協同來關注老年人整體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這意味著,改革應綜合部署、多點開花、全面發力,包括優化配置老年醫療服務資源,建立權威的健康信息渠道﹔包括建立多學科協作的專業、連續、長期的全病程照護體系,完善配套人才支撐、保險制度等措施﹔包括發展全科醫生隊伍,建立讓老年人信任的家庭醫生隊伍,等等。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一個走向重度老齡化的社會,為“銀發浪潮”做好准備,不僅是個人的小事,也是國家的大事。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家庭、子女、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關愛老人、聚力改革,安放好每個人的老年。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1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