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

2017年12月10日04: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在西方不時受到熱炒。一些學者認為,中美兩個大國難以跨越這一“陷阱”,最終必將走向沖突與對抗。不久前,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成功會晤。這既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開啟了光明前景,同時也向世人証明:中美完全可以打破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魔咒,實現合作共贏。對於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我們應怎麼看、怎麼破?本期觀察版約請3位學者就此展開討論。

——編 者


作共贏才是大國相處之道(人民觀察)

王義桅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向世界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為破解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指明了人間正道。俄羅斯有句諺語:“忘記過去,失去一隻眼睛﹔沉溺於過去,失去雙眼。”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沉溺於過時的國際秩序,用歷史上的隻言片語預測中美關系難以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對中國發展充滿疑慮。這是錯誤的,也是沒有必要的。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向國際社會有力証明,中美關系不存在任何陷阱,合作共贏才是大國相處之道。

中國發展使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成為可能

2400多年前,西方文明發源地希臘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對此,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雅典的日益壯大引起斯巴達的恐懼,最終引發戰爭。據此,一些西方學者認定,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必有一戰。這種邏輯就是“修昔底德陷阱”,這些西方學者認為中美關系也難以跳出這一邏輯。實際上,這是對發展中美關系的一種誤導。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關系根本不同於歷史上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快速發展屬於世俗文明的復興,既不是一種宗教性文明挑戰另一種宗教性文明,也沒有進入西方零和博弈軌道。作為世俗文明的中華文明,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學習性,沒有西方文明那種稱霸世界的“普世文明”基因。實際上,中華文明從無主動挑戰他國的基因。中華文明淵源於農耕文明,中國實行社會主義,根本區別於西方資本主義,從來不搞所謂“普世文明”和武力擴張。這是中國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文明底蘊。還應看到,中美兩國分別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其結構性權力不同,不存在“老大與老二”的邏輯,也不會構成“修昔底德陷阱”預言的權力轉移。最近幾十年的國際關系演變証明,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貢獻者和改革者,而絕非對抗者、顛覆者。中國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中國持續快速發展使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成為可能。

中美關系能夠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

習近平同志強調,看待中美關系,要看大局,不能隻盯著兩國之間的分歧,正所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美兩國在全球治理中具有廣泛共同利益,完全能夠以合作化解沖突,建設性管控分歧,共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不僅有利於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也有利於推動解決當前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可以說,中美有一千個理由合作,完全能夠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合作是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引擎。經濟全球化由歐洲人開啟,美國后來居上並成為旗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快融入經濟全球化並推動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中國制造—美國消費”等說法雖不一定准確,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兩國成為經濟全球化雙引擎的現實。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愈益加深,各國緊密聯系在一起。就雙邊關系而言,中美相互依存度仍在不斷增強。當前,中美正在攜手推進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建設必將融通中國夢與美國夢,進而成就世界夢。未來,伴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達成,中美利益共同體將更加穩固。

中美日益成為全球公域利害攸關方。習近平主席指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在亞太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雙方要在亞太地區開展積極合作,讓越來越多地區國家加入中美兩國的共同朋友圈,一道為促進亞太和平、穩定、繁榮作出貢獻。這為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現實保障。目前,網絡、公海、國際空間等全球公域問題日益凸顯,單一國家、傳統國際組織均難以有效應對。中美兩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利益攸關方,正在逐步變成全球公域利害攸關方。維護全球公域穩定與安全,中美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發達國家責無旁貸。中美兩個大國對世界秩序和人類未來最具擔當,能否合作引領人類可持續發展,關系21世紀能否成功開創人類社會新未來。

中美合作是世界所需、未來所期。這主要體現在:一是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塑造中美合作未來格局。比如,中美兩國在全球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有過良好合作。二是合作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當今世界,單一國家已經無法為國際社會提供充足的經濟、安全等公共產品,國際社會希望第一大、第二大經濟體攜手合作,確保世界繁榮穩定。可以說,世界對國際公共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是中美合作的不竭動力。世界性問題與挑戰有多大,中美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合作的空間就有多大。三是推動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可持續方向發展。作為東西方文明的代表,中美合作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方面具有深刻意義。中美能否成功打造21世紀新型大國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說決定著人類社會能否跨越歷史上的文明沖突陷阱。

以合作共贏推進新型大國關系建設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前無古人、后啟來者。中美需要在加強對話、增加互信、發展合作、管控分歧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實踐証明,中美必須合作、需要積極合作,世界期待中美合作。

必須合作。世界不僅無法承受中美沖突、對抗的代價,甚至無法承受中美不合作的后果。為避免歷史悲劇重演,中美必須合作,因為這是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條件。但也要看到,並非有了中美合作就萬事大吉,處理好國際事務還需要其他利益攸關方共同努力。

積極合作。中美合作是互補發展、相互依存的必然結果。面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與挑戰,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對全球治理與全球經濟增長肩負著重大國際擔當。當前,中美在促進強勁和開放的全球經濟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在穩定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方面擁有諸多共同利益。中美不能因循守舊,任憑歷史慣性起作用,而要攜起手來,積極應對世界性挑戰。

利他合作。合作不僅能夠共贏,而且可以多贏。中美合作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維護國際和地區秩序穩定,具有利他屬性。中美兩國應拋棄意識形態領域的偏見和猜疑,尋求建立新型合作模式。應該說,中美在全球公域問題上的合作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必然要求。正如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書中所指出的,不管中美看法有多大不同,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避免歷史悲劇的唯一之路”。

開啟中美深度合作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正是大國協調合作的關鍵。中美經貿合作空間巨大,政策協調、戰略對接的空間也很大,中美關系正開啟深度合作新時代。

經濟深度鉚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實施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貫徹落實這一戰略部署,必將深化國際經貿合作,促進中美經貿關系進一步朝著動態平衡、互利雙贏方向健康發展。中國將按照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市場准入,為中美金融合作打開大門。為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中美正在制定和啟動下一階段經貿合作計劃,積極拓展兩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經貿合作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更寬領域邁進。

政策深度協調。中美外交安全、全面經濟、社會和人文、執法及網絡安全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正引領中美政策共振。特朗普總統訪華期間表達出這樣的意願:美國的確有必要修改政策,因為它在與中國,還有其他許多國家的貿易中掉隊了。中美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引領者,應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推動兩國經貿關系在健康穩定、動態平衡中向前發展。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期間,雙方表示願意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就各自結構性改革和全球經濟治理有關問題保持溝通與協調,將共同努力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戰略深度對接。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可以也應該加強戰略對接。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美兩個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方面擁有共同利益更多了,肩負責任更大了,合作空間更廣了。事實表明,健康穩定發展的中美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對中美兩國來說,合作才是唯一正確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未來。雙方應在處理國際問題中開展深度合作,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中美兩國共同朋友圈,一道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並不存在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規律(大家手筆)

黃 平

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並非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他只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寫道,雅典的日益壯大以及斯巴達對於雅典之日益壯大的擔心,使得二者爆發戰爭。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借修昔底德之名表述自己對美國與中國之間可能發生沖突的擔憂。這只是他們的一家之言,不能看作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規律,更不是什麼國際關系的鐵律。

從認識論看,即使歷史上曾發生過強國相斗、國強必霸之類的現象,但不能據此推導出現在和今后一定會如此的結論。對於這種“因為曾經有過,所以必然還會有”的命題,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早已給出過有力反駁。

從歷史事實看,近代以后,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以“叢林法則”“零和博弈”為主基調,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沒有發生過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雖然世界上局部戰爭時有發生,但無論西方世界領導權從英國轉移至美國,還是冷戰結束、新秩序構建,都沒有以暴力方式出現。中國延續改革開放以來的良好發展勢頭,持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尤其需要長期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

從當前和未來看,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盡管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分化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各種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一些國家出現貿易保護、社會排外、政治保守等傾向,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並未改變,世界各國各地區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從中國與各國的關系看,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與美國等西方大國,還是與俄羅斯、印度等金磚國家,中國既沒有主觀意圖也沒有客觀利益需要通過與其發生沖突來換取自身發展和安全。相反,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逐步走出一條完全可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大國關系之路。

習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因此,對於西方學者“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我們並不認同,但可以將之視為一個重要提醒,做到未雨綢繆,加強同相關各方的溝通合作,促進互利共贏。

冷戰結束后,一些西方學者一直在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突發事件”究竟是怎麼發生、為什麼發生的,有沒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這背后蘊含一個重要關切,那就是中美之間如何才能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避免重蹈戰爭悲劇的覆轍。有些西方學者還有這樣的戰略憂慮:中國是否、將於何時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這與西方國家長期處於國際規則制定者和世界秩序主導者的地位有關。長期處於主宰、支配地位,習慣於稱霸,就會時時擔心誰可能取代自己的霸權地位。懷有這種憂慮的人,即使不是杞人憂天,也是以己度人。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歷了受人欺凌、割地賠款、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難,而且中華民族始終秉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理念,絕不會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之后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甚至以強凌弱。事實終將証明,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中美關系自從1972年破冰、1979年建交以來,一路走到今天,從未遵循在西方通行多個世紀的“叢林法則”,兩國之間連冷戰也沒有出現過。當今世界各國已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強權政治、零和博弈很難繼續支配國際關系和世界格局演變。還應看到,時下各國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和風險,人類求發展、求和平的基本訴求一致,而且經濟發展機遇也是交匯的。用沖突、對抗、強權的辦法解決爭端的時代早已過去。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各國人民共同的利益所在、責任所屬、命運所系。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華美國學會會長)


充分考慮世界的全局性、復雜性、多樣性

 

消弭“修昔底德陷阱”思維(勢所必然)

葉自成

把“修昔底德陷阱”夸大為鐵律,用到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關系上,是一種目光短淺的陷阱思維。這種“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是一種局部的、簡單的、單一的思維方法,它忽略了世界全局性、復雜性、多樣性等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科學判斷。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正是以全局性思維、復雜性思維、多樣性思維消弭“修昔底德陷阱”思維的“金鑰匙”。

以全局性思維消弭局部性思維。當今世界,任何兩個大國之間都不是局部關系,而是與經濟全球化大趨勢緊密相連的全局關系。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各國經濟活動超越國界,資本、技術、人才、產品、服務等在全球范圍流動,突破區域、國別局限,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新特征。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為處理好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更多選擇。在這種形勢下,許多過去隻能通過沖突甚至戰爭解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調整經濟關系得到解決或緩解。這要求人們消除修昔底德時代的局部性思維。尤其是中美兩個大國,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中,兩國經貿往來越來越頻繁,兩國人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中美合作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其帶來的益處遠遠超過兩國之間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兩國簽署的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議總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涉及能源、制造業、農業、航空、電氣、汽車等諸多領域,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紀錄。這也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可以緩解和消弭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緊張關系的一個有力明証。

以復雜性思維消弭簡單性思維。各國之間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少,對彼此的了解越有限,就越容易作出簡單化的錯誤判斷,甚至掉進所謂“修昔底德陷阱”。進入新世紀,信息化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大趨勢。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各種資源潛力被充分發掘。隨著互聯網、雲計算等高新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借助網絡可以搜集和交流大量信息,簡單性思維日益為復雜性思維所取代。這有助於國與國之間增進了解,作出更合乎客觀情況的判斷,進而增進信任與合作。例如,特朗普總統訪華期間,用平板電腦展示外孫女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和古詩的視頻。這個動人場景不僅給這次高層會晤增添了溫暖,而且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好評和熱烈歡迎。信息化時代的這類溝通交流給大國關系注入的正能量,是修昔底德時代無法想象的。

以多樣性思維消弭單一性思維。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特征。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明,每一種文明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都有自己的長處。承認文明多樣性,就是承認各種文明的平等性,也是承認各個國家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和處理國際關系的多樣性。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倡導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各國應樹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堅信文明隻有多樣才多彩、隻有多彩才絢爛,共同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在平等相待、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各種文明之間應加強對話、虛心學習、交流互鑒。當前,開放包容、交流互鑒已經成為人類大家庭的主基調,那種一種文明高高在上、其他文明趨附追隨乃至被邊緣化的局面正在消解。歷史上修昔底德式的單一性思維,正日益為文明多樣性及多樣性思維所取代。一個民族要前進、要發展,就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有效路徑。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