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禮讓行人,更要禮讓文明(微議錄)

2017年11月22日05: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多地開始實施“斑馬線禮讓行人”的規定,違者將被罰款扣分。一直以來,涵養馬路文明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但禮讓該怎麼落地、倡議要不要強制,卻引來不少討論。

  如何看待“斑馬線禮讓行人”之舉?本期摘編幾篇微友來稿,希望能夠在川流不息的路口,凝聚起司機和行人的共識。

  參與互動,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和本版。

  ——編  者  

  

  相互禮讓才是安全繩

  對斑馬線上“車讓人”“人讓車”的討論,實際上還是應當回歸到路權范疇。無論是對車輛還是行人來說,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才是斑馬線上的准繩。

  機動車體型龐大,比行人處於較為強勢的通行方,更需注意不要擠壓行人的出行空間。在斑馬線前減速慢行、停車禮讓,既是每一個駕駛者應當履行的法律義務,也是道義上適當平衡的結果。但文明出行,同樣離不開行人的配合。

  說到底,車輛和行人都是擁有路權的主體,享有通行的權利,也意味著要盡禮讓的義務。“斑馬線禮讓行人”的規定,並不意味著任何一方權利的缺位,相反是通過對路權歸屬的界定,涵養權責明晰的馬路文明。從另一方面來說,你上一秒或許是駕駛者,下一個路口可能就化身行人。因此,車主與行人都應學會換位思考,相互禮讓才能讓斑馬線變成安全線。

  ——@徐衛清  

  新規實施尚需磨合好

  我是一名交警。“斑馬線禮讓行人”自實施以來,從執勤效果上看,對減少交通事故、規范交通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

  對於交管部門而言,處罰不是目的,目的在於營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環境。盡管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通過斑馬線的駕駛行為進行過規范,但長期以來,受取証困難等因素影響,一些機動車駕駛員不遵守交通規則,與行人搶道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新規實施的過程,也是與群眾磨合的過程。

  當前新規在執行中面臨不少新情況。比如“車輛行駛至斑馬線100—30米時,應當減速”難以測量,比如突然出現在斑馬線“任性”的行人造成機動車措手不及等。對此,交管部門要善於聆聽,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細化規則,最終才能達到“路暢車通、人車和諧”的效果。

  ——@朱思丞  

  城市文明要始終“在線”

  斑馬線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個縮影。從表面上看,斑馬線界定的是人與車之間的先后次序,但實際上協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構建的是整個城市的文明秩序。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和這個城市斑馬線上的秩序是成正比的。為何一位88歲老人在斑馬線上的鞠躬致意,可以感動無數人?因為這是用最傳統的方式,向社會傳遞出感恩禮讓的素養。發生在斑馬線上的溫情瞬間,彰顯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尊重,讓城市流淌暖心和友善的血液。

  城市文明,可以始於斑馬線,但不能終於斑馬線。無論是在斑馬線上還是斑馬線外,無論有無攝像頭或交警,我們都應做到文明出行、遵紀守法、互相禮讓﹔城市文明要始終“在線”,“在線”於城市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在線”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左佳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2日 05 版)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