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全球治理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

2017年11月05日05: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怎樣看待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及其意義?中國將在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本期觀察版約請相關學者就此展開討論。

——編 者 

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人民觀察)

蘇長和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5年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在重大外交場合闡述中國關於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提出中國解決全球治理重要議題的新方案新舉措,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更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愈來愈多的中國方案從為世界所知到為世界所用,向世界展現了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抱負和擔當。

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然而,在全球性議題面前,一些國家或猶豫退縮,或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有的還出現了孤立主義、反多邊主義傾向。圍繞全球治理方向和途徑的各種方案競相出現,這些方案有的仍抱有傳統零和博弈思維,無法從根本上滿足人類共同發展的需要。中國共產黨圍繞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為了誰、如何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設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全球治理不是少數國家關起門來討論決定其他國家事務,也不是由少數國家來治理其他國家,更不是少數國家排他性地享受全球治理成果。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中國主張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全球治理中國方案的基本點就是:各國攜手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前,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正在為國際社會所廣泛接受,成為全球治理的一項重要共識。

完善全球治理體制機制。5年來,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日益走近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央。中國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豐富了全球治理的體制機制。此外,中國還利用主辦北京APEC會議、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主場外交的機會,積極推動上述全球治理方案機制化。

切實關注全球治理主要議題領域。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同時,中國還在全球治理的主要議題領域提出自己的方案和主張。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外交場合圍繞大國關系、經濟全球化、互聯網、環境、海洋、社會安全、極地、外空、核安全、減貧扶貧、可持續發展、文明交流等問題,提出了中國的理解並給出應對之道,形成了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安全等多層次、多方面內容構成的全球治理體系方案。

為國際政治文明進步帶來機遇

圍繞全球治理展開多邊外交,是5年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風格和魅力,推動了國際政治文明和外交文明的創新發展。

賦予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新的價值理念。世界進入了21世紀,如果外交理念還停留在舊時代,就會阻礙國際政治進步。當今世界,人類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國際政治文明,以克服零和思維、對抗思維、強權思維、勢力范圍思維等陳舊的外交理念。綜合考察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其高舉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等價值觀,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是契合的,更與當今世界對新國際政治文明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國提出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新的價值理念,超越了傳統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為國際政治文明進步帶來機遇。

統籌考慮國家治理體系和全球治理體系。良好的全球治理依賴於良好的國家治理。中國方案鼓勵各國在自己歷史和國情基礎上探索更好的國家治理體系,為全球治理奠定更好的國家治理基礎。“治不必同,期於利民。”從實踐來看,強行對外推廣某種制度體系的治理方案,非但沒有帶來國家治理的改善,反而制造出不少亂局,進而給全球治理帶來負面影響。中國方案不以改變別國國內治理體系為目的,而是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夢與世界夢相通,中國的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倡導互聯互通的區域合作。在區域治理模式上,有的國家對周邊國家和其他地區的區域合作奉行分化瓦解的策略。與他們不同,中國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其指導理論不是來自西方國家的一體化理論,而是倡導更為務實的互聯互通。一體化理論以建立超國家組織為目標,互聯互通理論則著眼於減少區域合作中的各類障礙。中國的互聯互通理論正日益受到世界關注。

重視承諾和行動。“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中國堅持言出必行的原則,忠實履行國際義務和承諾,努力推動中國方案循序漸進地被外部理解、接受並實施,同時積極落實各國達成的合理治理協定。為了更有效地落實全球治理方案,中國更加重視培養國際組織、互聯互通、執法合作等方面的全球治理人才。正如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系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為各國共同發展提供新動力

習近平同志指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超越舊式國際關系、邁向新型國際關系的正能量正在積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彰顯中國主張,也促使人們思考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方向,具有深遠意義。

以和平方式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引導國際關系以和平方式向新型國際關系轉變,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的責任。以往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問題上,不少大國相互否定、排斥,給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帶來不確定性。中國關於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方案沒有全盤否定已有全球治理體系,而是在尊重現有國際治理規則的同時,積極創設新的治理機制,對全球治理產生重要增益效應,從而為維護國際體系穩定貢獻了中國力量。此外,在全球治理諸多議題領域,中國方案並不是簡單排斥其他國家提出的方案,而是在貫通比較各種合理方案基礎上提出新方案,使方案更具兼容性和廣泛性。中國提出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方案蘊含的這種穩妥審慎的國際政治智慧,有利於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以和平而不是對抗沖突的方式演進。

提供新的發展道路選擇。解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世界性問題,需要有效行動,也需要新的理論知識作指導。當前,來自西方的發展和治理知識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上暴露出不足甚至缺陷,而中國方案為全球治理貢獻來自中國的經驗和知識。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構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同時又有世界意義的知識體系。這套知識體系是中國在長期探索解決自身發展問題以及世界共同面臨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不少國家的國家治理以及內外關系處理有借鑒價值。隨著中國方案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過去少數國家和地區壟斷發展和治理知識生產的格局也逐漸改變。中國方案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帶一路搭建國際合作新平台(思想縱橫)

陸 鋼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務實推進,已取得明顯成效。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認識到,“一帶一路”正在搭建新的國際合作平台,對當前世界發展意義重大。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擴展了國家間交往,使國際資本和產品流動更加充分。然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以及一些國家內部的貧富鴻溝卻在擴大,現有國際秩序內在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不少西方國家因此出現反經濟全球化思潮。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特別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日益走近國際舞台的中央。

當前,西方國家主導的傳統全球治理體系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增長動力不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階段,總體增長乏力,一些發達經濟體呈現低增長、低通脹、高失業、高負債等特征,缺乏持續而強勁的經濟增長動力。以全球貿易、投資為主要表現的經濟全球化由於傳統動力衰減而呈現發展放緩態勢。二是發展不平衡。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80%。但是,當前國際市場和國際規則的話語權仍然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雖然作出了一些調整和變革,但仍然主要反映發達國家的利益訴求,本質上還是發達國家維護自身經濟、政治及安全利益的工具,致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這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不相符,對經濟全球化進程構成阻礙。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亟須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僅受益於經濟全球化,也為之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更加需要把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發掘新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倡議著力推進“五通”,打通陸上貿易通道與海上運輸線,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因而贏得世界積極響應。

中國堅持在開放中創新,努力為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創新動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發展中始終致力於讓世界各國的發展機會更加均等、讓發展成果由各國人民共享。

中國堅持合作共贏理念,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回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現實,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現象,努力讓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願景。正如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方案的實施,不僅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引擎,而且為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讓人類文明花園百花齊放(適勢求是)

馬 峰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同志提出,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意味著人類文明花園百花齊放,各種文明互相借鑒欣賞,各國攜手建設共商共建共享的世界。中國探索自身發展道路的成功實踐以及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彰顯了新的時代價值,體現了新的發展境界。

各美其美的中國智慧。總結改革開放近40年的實踐,中國智慧突出體現在走自己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堅持走自己的路,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國的發展源自對自身歷史和國情的深刻了解,源自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深刻總結,源自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歷程的深刻分析,源自對人類追求現代化道路的深刻洞察。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中國成功探索發展道路的實踐帶來巨大示范效應。每個國家各美其美,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實踐的重要啟示。

美人之美的中國方案。今天,世界的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類文明發展達到很高水平。同時,地區沖突頻繁發生,恐怖主義、難民潮等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立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美人之美、將心比心,在世界對發展方向存在焦慮、路在何方混沌不明的狀態下,提出了具有重要影響的中國主張。中國認為,經濟全球化誰也離不開誰,我們不能關起門來,而是應該更加勇敢地走向全球化競爭。這是中國的成功經驗。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文明都各有其美,關鍵是不能封閉,不能隻注重自身的利益和關切,而是要共商共建共享,實現共同發展。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利益的匯合點。

美美與共的中國願望。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正如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中國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心懷世界各國美美與共的發展願望,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共贏理念展現中國方案優勢(勢所必然)

毛維准

從北京APEC會議到杭州G20峰會,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合作共贏、互利共贏、多元共贏等詞語在中國主辦的許多重要國際會議上高頻亮相。共贏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大國外交、參與全球治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理念。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合作共贏,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世界向何處去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簡單來說,共贏理念的內涵可以分解為“共”與“贏”兩個方面。“共”的內涵包括同心協力的多元參與者、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以及關系人類命運未來的共同體目標三個部分。“贏”的內涵包含互惠互利的利益之贏、惠及大眾的民心之贏與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維之贏等。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倡議共贏理念,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之舉,也充分展現了中國方案的優勢與競爭力,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贊許,對塑造更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

超越西方國際政治的一般思維。大國博弈、零和游戲、強國霸權等西方國際政治舊有思維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進步的要求,也無益於人類共同面臨問題的解決。共贏理念超越了西方國際政治的一般思維,著眼於改變國家間發展不平衡狀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致力於扭轉當前逆經濟全球化思潮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積極為塑造新型國際關系提供正能量,在全球治理的具體議題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溝通中國夢與世界夢。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積極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實現和平繁榮世界夢的可行路徑。中國人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這是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共贏之道。中國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同時,中國也願意為全球的和平、繁榮、美麗作出更大努力,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在這個意義上說,共贏理念溝通了中國夢與世界夢。

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在適合自身國情、獨具特色的道路上獲得了巨大發展。中國的發展也引起了一些國家的質疑。按照一些西方國家的理解,國際秩序的變遷往往與國家間暴力戰爭相關聯,因為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難以避免矛盾沖突,並衍生了諸如修昔底德陷阱、國強必霸等理論。然而,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這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世界各國高度負責。中國倡導共贏理念,希望以實際行動破除國際社會中潛在的沖突風險,釋放國際秩序中和平互動與協同發展的力量。在接受並尊重當前國際秩序的前提之下,變革其中不合理因素,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共贏理念的推廣與實施還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障礙。它需要破除影響國際政治已久的舊思維的影響,還需要直面逆全球化、民粹主義等思潮的沖擊。在具體實踐中,應通過實際行動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在推行共贏理念與政策方面做好對接,切實把握國際合作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平衡,積極穩妥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在宣傳共贏理念時應把握好對外政策與國家實力的匹配,考慮國家長遠利益,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好自己的作用。

(作者為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