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全面依法治國步入新境界

——五年變革標注歷史新起點之④

本報評論員
2017年10月12日04: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法治興則國家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5年來,我們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全面依法治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境界。

  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指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號召“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要求領導干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明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承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砥礪奮進的五年,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棋局中,法治的作用不斷強化,法治的理念反復重申。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無不以法治為框架、用法治作支撐、由法治來保障。法治的引領和規范,確保了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這5年,法治成為治理體系的關鍵一環,各項改革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從依法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到制定民法總則,開啟“民法典時代”﹔從推行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到確立司法體制改革主體框架﹔從出台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為創業創新提供法律保護,到推進扶貧開發法治建設,為精准扶貧提供法治指引﹔從治理“奇葩証明”,打造依法辦事的整體環境,到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不論是推動經濟發展、維護政治清明,還是實現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都秉持著法律准繩、法治方式,法治始終發揮著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作用。在法治軌道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國理政的實際效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力推進。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人民群眾對依法治國的滿意度,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是法治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尺。人們看到,“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屁股走人”的現象大幅減少,“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共識普遍確立,讓權力在法治框架下運行成為各級政府的自覺行動﹔“權大於法,以言代法”的錯誤觀念有深刻改變,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斷提高﹔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得到堅決糾正,辦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被依法懲治,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辦事靠關系的情況得到扭轉,“用制度說話、按規矩辦事”蔚然成風﹔“信訪不信法”的矛盾得到緩解,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熱情高漲。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明顯增強,促進了全社會的法治信仰。

  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法治道路,都有著自身的鮮明烙印。5年來,中國的法治道路根據國情和實際不斷發展完善,集中體現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標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嶄新起點。以法治為依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們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護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2日 01 版)

(責編:馮粒、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