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實名制已成大勢所趨

沈慎

2017年09月15日20:1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根據法律要求,互聯網賬號需實名認証。為保障微博賬號的正常使用,請完成手機號綁定。”近日,新浪微博的登陸提示引起網民熱議。

“后台實名,前台自願”漸成上網常態。從網站申請需提交個人信息,到APP注冊要綁定個人電話,再到日前網信辦出台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實名制在促成更安全網絡服務時,也淨化了網上生態。隨著新浪微博等互聯網社交產品陸續推廣實名制,網絡治理體系補上重要安全缺口,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在不久前的“逼死程序員”事件中,很多媒體關注到這個細節——提供相親服務的世紀佳緣網未能核實VIP用戶的重要信息。婚戀網站雖是互聯網社交的分支,卻折射出整個網絡信息失真的惡果。而在互聯網社交平台中頻繁發生的人肉搜索、語言暴力等,更催人反思:我們需要怎樣的互聯網,互聯網該如何才能更友好?

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社交網絡既為用戶提供了展現個人風採的空間,也為網友表達意見暢通了渠道,在這個過程中社交的“剛需”不斷被激發。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無疑是提升品質的前提。反觀近年來,微博上“水軍”分營對罵、論壇裡“鍵盤俠”出口成臟、炒作不斷突破下線以及謠言漫天飛等亂象,不斷挑舋網絡治理。以網絡謠言為例,“蝦頭裡面有兩條白線,其實是白色寄生虫”“廣州10月21日外地牌限行”,這些涉及食品安全、交通信息等領域的謠言,不僅增加了辟謠的成本,更是干擾了民眾生活。在“互聯網讓生活更美好”這一共識下,實名制為網絡社交定了規則、劃了底線、明了權責,主動迎合了人們對網絡的期待。

如果說讓民眾滿意是網絡發展的方向,那麼以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來審視,可以看到實名制這一坐標,恰是野蠻生長到有序治理的分野。從早期PC端的信息提供,到論壇QQ等社交平台搭建,再到移動端的深度鏈接,30年間互聯網拓展著社交的深度和廣度,讓普通用戶從信息接受者真正變成互聯網的主人。這一過程離不開相關制度法規的保駕護航。無論是《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標准》《博客服務自律公約》,還是《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可以看到網絡治理從民間自律逐漸上升到國家法律,實名制是治理探索的重要方向。

“我相信實名制是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但伴隨而至的是各項法制的保障,不然,實名制隻會成為一個枷鎖。”一位網友的評價非常中肯。當下,社交互聯網的發展深刻改變著輿論格局和人們生活方式,實名制不僅是對享受網絡服務的普通用戶提出的要求,更是對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的考驗。實名制已成大勢所趨,而隻有在保障言論空間和監督權力、防范信息泄露等方面下力氣,才能推動良性公共討論在互聯網上蔚然成風,讓網絡更好造福人們生活。

(責編: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