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期待不再有作秀式發工資

趙歐仁

2017年01月18日09:20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期待不再有作秀式發工資

  報載,日前,在湖北宜都一家公司打工的農民工高興地領到了工資。當天公司准時向農民工發放勞動報酬。該公司廠區內10多個農民工工資發放點被圍得水泄不通。2500萬元現金由當地公安干警押運至廠區,40多名工作人員一一核對工資,然后裝進專門的信封發放給農民工。2000多名農民工,有的領到1萬余元,有的領到數千元,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行囊,於當天離開該公司回家過年。

  每到年關歲末,報章上都會有不少有關農民工工資的新聞,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新聞都能讓人愉快,像《成都商報》就報道了這樣的一條新聞:上百名工人前往貴州安順東聯國際名車廣場項目售樓部,索要未結清的工程款和工資,遭到20多名戴著白手套、手持砍刀或棍棒的男子追打,結果導致7人受傷,其中4人傷勢較重住院治療。

  農民工掙錢不易,討薪更難,為了得到《勞動法》明確規定、理應得到的報酬,竟然遭致如此毆打,這樣的惡意欠薪行為的存在,凸顯了勞動者的弱勢,而這種因為討薪而引發的流血事件在很多地方都曾經上演,演變成社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湖北的這家公司能夠將2500萬現金大張旗鼓地分發給農民工,雖然有人質疑有“作秀”嫌疑,有企業自我宣傳的目的包含其中,但是,縱使質疑有道理,在當前語境下,這樣的新聞也體現著積極意義,我們不妨寬容以待,將之看做是對用工企業遵守誠信、善待農民工的一種公益宣傳。

  當然,希望這種宣傳更要避免可能的弊端,由農民工當場揣走的人民幣,是否可以改成發放銀行卡?雖然沒有堆積成山的宣傳效果那樣明顯,但是安全問題得到了重視,或許企業能贏得更好的口碑。

  在認可企業行為之余,我們的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按勞取酬、打工掙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兒,發放工資本不值得大肆宣傳,管理部門應該清楚,督促企業杜絕欠薪,是我們的分內之責,有一天,當給農民兄弟們發放足額工資不再成為新聞,那才是管理的成效所在。

  趙歐仁(清華大學品牌營銷專家)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