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禁絕藥品回扣該下何種“猛藥”?

李泓冰

2016年12月25日19:3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這個平安夜,讓一些醫生以及“醫藥代表”失去了安寧。央視以8個月蹲守調查推出的16分鐘專題報道“藥品回扣泛濫”暗訪,指出醫生回扣佔藥價30%-40%,引起全民關注。

藥品回扣,持續時間久矣。醫藥代表一職,也不獨中國有,西方也一樣存在。其職能本也並非是發放回扣這樣齷齪,而起的是醫藥互動、學術溝通和臨床服務的作用。但鏡頭中的“醫藥代表”,舉止鬼祟,公然行賄,嚴重偏離職業的正當合理性。而醫生收取回扣的自然態度,讓“醫藥代表”下個月賺回一部手機的“擔保”,更讓醫生“白衣天使”的神聖形象再次崩坍。可以說,略為平復的醫患關系從此將再起波瀾。

國家衛生計生委糾風辦立即表示高度重視,要求上海、湖南兩地衛計部門對高價回扣事件展開調查,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對違規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然后呢?

醫藥回扣積重難返,治理整頓十余年而未禁絕。如同官場不乏腐敗官員,學界存在無良教師,新聞界也有紅包記者,醫藥界也必有無良藥企、失德醫生的存在。僅有憤怒無濟於事,關鍵在於,處理相關責任人之后怎麼辦?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早就說過,在我國,很多藥品從出廠到賣給患者,中間價格增加了十倍,“有很多違法的事情在裡邊”。不是沒有嘗試過藥品降價,不是沒有打擊過醫藥回扣。違法違規的中間漏洞依然無法徹底堵上。

以德治醫固然需要,以制度疏導可能更為必要。所以,究竟該沖何處下“藥”,這遠比處理幾個醫生更加重要。

比如,央視調查一出,輿論再度呼吁藥品降價。根治醫藥價格虛高,隻靠“降價”或能收一時之效,但並未“對症”。以前的事實証明,就算真的暫時降下來,日后也能照樣升上去,或是換個包裝和藥名,就搖身一變,烏雞變了鳳凰。更何況,新藥研制難度極大,周期又長,如果唯廉價是從,誰還肯花大力氣創新藥品?而廉價優質老藥更沒人願意生產。據稱,目前價格虛高的是某些無效神藥、質量低劣的仿制藥和部分專利期已過原研藥。

藥品回扣是一系列復雜利益糾葛,如以藥養醫、過度用藥、商業賄賂公行的集中體現,不是簡單降價就能禁絕的。倒是藥品價格的透明公開值得嘗試,但這透明也不是公開藥品物理成本就足夠了。社會上常有一個心臟支架成本幾十元,但裝到身體裡就幾百倍的憤怒傳言,這種“透明”就相當荒唐,怎麼不說培養一個能裝支架的醫生的時間和金錢投入有多麼巨大呢?

那麼,再把板子往醫生身上痛打?失德醫生固然需要嚴肅處理,但也非治本之策。難道房價高,隻怪售樓小姐拿提成?旅游成本高,皆因導游吃回扣?顯然不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長期以來,醫藥不分家、診療費畸低的體制,就在明裡暗裡鼓勵醫生“以藥養醫”,堅守醫德、拒絕同流合污的醫生,明擺著“吃虧”。

那麼,究竟該沖著什麼下藥呢?

說來早已不新鮮,是醫療資源配置的優化和醫療投入的有效提升,醫藥不分家體制的徹底改革,醫患溝通機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同時保証患者和醫生的基本權益,大幅提升醫者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在這樣的前提下,用嚴格的制度遏制醫療腐敗才有可能奏效,讓醫者“不必腐不敢腐不能腐”——治本之策不是沒有,不是不為,是太難為。關於醫藥體制的改革,呼吁了這麼多年,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就反復証明了,它有多麼難改,它所涉及的既得利益之力量有多麼巨大

可是,醫療領域,人命關天,更何況事關十三億國人的利益,再難的改革,也必須痛下決心、痛下狠手。

如同中國的現代化走到今天,遭遇眾多堆疊累積的矛盾與挑戰,需要全而深的改革以破之,中國的醫療衛生領域也正遭遇眾多堆疊累積的矛盾與挑戰。中國改革的目標,是要圓“中國人民的幸福夢”,而醫院的發展目標,則是服務病患,滿足百姓的健康長壽願望。現代化的阻力,也要用現代化觀念破解,科學精神、平等意識、誠信原則若能一以貫之,可能會成為醫患矛盾的“化骨綿掌”——有了科學精神,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醫療水平、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有了平等意識,以此為准則,加大投入,建立醫療保障體系,做到貧者有其醫,最大可能共享公共醫療服務﹔有了誠信原則,大處方、回扣、醫托等時弊或能迎刃而解……

確實需要提醒醫生們,時時重溫行業先驅的信條:醫者之一生,乃為他人非為自己,不思安逸,不顧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

同時需要提醒媒體同行,醫藥衛生報道需要專業素養,也需要理性表達。一些媒體在轉裁央視報道時,干脆如此標題:你付的藥價,近半進了醫生腰包——這顯然夸張了問題嚴重性。央視報道隻說有個別醫藥代表給的回扣是30%,更多的是15%左右。雖然回扣拿多少都是嚴重違規,但媒體報道必須准確嚴謹專業,不能以吸引眼球為唯一目的。也不能讓更廣大兢兢業業、醫德高尚的中國醫生成為“背鍋俠”——他們常常不得不背負整個醫療體制長期積累的歷史欠賬,不光要承受現代醫術有限而帶來的無力感,還要承受醫療資源稀缺導致的超負荷疲憊,承受醫療體制改革滯后帶來的醫藥不分、醫不如藥的失衡感,以及因個別醫生失德而職業尊嚴遭污名化的尷尬。

矛盾總是存在,但沖突不應該是醫患關系的常態。媒體要成為社會理性的溝通橋梁,既要掀行業黑幕,也要讓信任復蘇。

(責編:曹昆、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