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市長公開電話打不通透支政府公信

魏文彪
2016年05月17日14:1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記者近日在多個時段撥打多地的市長公開電話等政府熱線電話,發現不少存在等待時間過長的情況,要麼長時間佔線,要麼撥通后無人接聽。在撥打東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長公開電話時,記者連續撥打100多次無法接通,也沒有任何語音提示信息。不少群眾向記者反映,用半小時甚至1小時以上才能打通政府公開電話的現象十分普遍。(5月17日《半月談》)

各地設立市長公開電話等政府熱線電話的目的,原本是為了便利接受群眾投訴,更好地幫助群眾解決碰到的問題。而像部分地方的政府熱線電話這樣難以撥通,有的城市市長公開電話連續撥打100多次都無法接通,無疑令設立政府熱線電話的初衷難以實現,不利於更好地接受群眾投訴,令群眾碰到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需要看到的是,各地設立市長公開電話等政府熱線電話,實際上是對群眾作出了及時接聽群眾投訴,切實助其解決問題的承諾,相當於與群眾簽訂了一紙無形的政府服務合同書。在這種情形下,部分地方的政府熱線電話難以撥通,有的城市市長公開電話連續撥打100多次無法接通,也是一種違背對群眾作出的承諾行為,是一種政府服務“合同違約”行為,將會令政府形象受到損害,透支政府的公信力,不利於政府各項工作得到更好的開展。

部分地方的政府熱線電話難以撥通,有的城市市長公開電話連續撥打100多次無法接通,折射出當前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服務群眾意識,漠視群眾疾苦,不能感同身受群眾冷暖。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服務群眾意識,漠視群眾疾苦,不能感同身受群眾冷暖,出現部分地方的政府熱線電話難以撥通,有的城市市長公開電話連續撥打100多次無法接通的現象,也就並不令人感到奇怪。

部分地方的政府熱線電話所以會難以撥通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前對政府熱線電話服務績效缺乏必要的考核。在通過政府熱線電話服務民眾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情形下,部分地方的政府工作人員自然也就缺乏更好開展政府熱線電話服務群眾工作的足夠動力。唯有各地政府工作人員進一步樹立服務群眾意識,真正將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時建立政府熱線電話登記、記錄可回溯機制,經由定期檢查、監督、反饋,回訪群眾,或者引入第三方評估評定熱線效果,對那些開展政府熱線電話服務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員實施問責,才會有利於減少乃至杜絕政府熱線電話難以接通現象出現,令群眾經由政府熱線電話渠道,更好地解決各項實際問題。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