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以減權之“痛”換辦事之“爽”

雷鐘哲
2016年03月17日14:19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3月16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后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他們的提問。其中在回答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關於簡政放權的問題時說:我們就是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3月17日《陝西日報》)

說到簡政放權,本屆政府採取的措施邁出的步伐,可以說前所未有,也因此換來了作風的轉變和效率的提高,贏得了百姓的贊賞。至今不僅實現了3年前國務院減少三分之一審批事項的承諾,而且今年還將繼續砍掉一批審批事項,直接放給市場﹔即使是需要審批的也要簡化辦事手續。過去那種“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現在確實少得多了,隨之出現的是實體的蓬勃和雙創的熱情。

當然事物發展並不平衡,存在著記者說的“很多事辦起來還很難,特別是一些事情在辦理的過程當中有找不到門的感覺”。此外,有的地方有的部門在簡政放權上玩花樣,避重就輕、中間梗阻、權力截留、改頭換面、從中設障、審批隱身,看起來審批項目少了,但需要前置評估的項目多了,依然存在“辦事難”的問題﹔甚至一些挂靠在政府各部門的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成了“二政府”,阻礙了簡政放權的落實。更有某些地方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放沒放夠該放的權力,管沒管住該管的事情。

原因在哪呢?就在於“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試想,誰會在“割腕”面前那麼甘心?“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願望。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決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輕,更不能搞變相游戲。”——這是2013年李克強講過的話,同樣是在人大閉幕后的中外記者會上。今年他再次用了“要下決心”四個字,足以看出放權之難和放權之痛。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簡政放權除了效率和效益的利好,還事關建設廉潔政府、減少權力尋租,打造經濟升級版等重大事項,是最大的政策紅利,自然沒有一絲一毫放鬆的理由。所以李克強總理例舉的某地“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辦理難的問題,都在進一步減政放權的范疇之內。至於其他涉及減政放權的事情,當然也要全力做好。當簡政放權取得更大的實效,才能讓生產力發展起來,才能讓群眾多得好處。群眾少跑腿還能辦成事,怎麼會不覺“爽”呢?

其實,總理關於“痛”“爽”的思維,也充滿著辯証的光輝。當政府減放少了,辦事就復雜多了。同樣,當公仆流汗(痛)多了,民眾也愜意(爽)多了,這裡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因此總理在回答中國日報記者異地結算問題時說的另外一種“痛”——“政府下決心要推進全國醫保聯網。要在今年基本解決省內就醫異地直接結算的基礎上,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使合情合理的異地結算問題不再成為群眾的痛點”,就是各有關部門需要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李克強說:我們執政的目的是為什麼?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為了改善民生,就是要讓群眾對民生的呼聲和要求,倒逼我們的發展,推動和檢驗我們的改革。這,應該成為上上下下、各級政府前行的路標。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