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觀點1+1

光天化日“強拆”醫院,誰在背后撐腰?

蔣萌
2016年01月08日15:57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光天化日“強拆”醫院,誰在背后撐腰?

背景:1月7日上午,位於鄭州市江山路的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遭遇一伙身著迷彩服不明身份人員強行拆遷,當時醫院放射科醫生和病人差點被埋。醫院價值400萬的數字胃腸機被損壞,醫院太平間也被推平,六具病人遺體被掩埋。鄭州市惠濟區政府通報稱,已成立調查組。

新京報發表佘宗明的觀點:據了解,涉事醫院所處位置為江山路拓寬工程,但因補償等沒談攏至今未搬遷,在此節點上發生強拆,難免讓人將矛頭指向涉及道路征遷改造的相關部門。詭譎的是,當地官方通報中強調,曾幾次對涉事附院下達《自行拆除通知書》,並稱經辦事處1月7日中午調查,在拆除實施前,有關人員已對建筑內人員進行過清查。這讓人質疑:此處的“有關人員”是指誰?莫非當地區政府已經知悉強拆者身份?連這所規模不小的公立醫院,都無法幸免於強拆,且這場強拆連“事先要清場”的拆遷基本規則都不遵守,肆無忌憚至此,不免讓人生出“還有什麼不能拆”的惶惶然來。

京華時報發表楊耕身的觀點:如果沒有真正的依法行政,如果沒有真正樹立起敬畏人命以及法律的社會秩序,那就真的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得了,那一台又一台“瘋狂的鏟車”。一個項目,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終究不可能以鏟車的方式獲得真正的前行。正是基於此,我們呼吁全社會都能關注鄭州的這起暴力強拆醫院事件。它到底為何發生,又是由誰實施,強拆背后的利益關聯,有無權力介入,司法在其中又如何作為,最終又將怎樣處置,如此等等,莫不需要放置於公開與公正的聚光燈下予以審視,而不要再讓它不了了之。

小蔣隨想:強制拆遷連人命都不顧,在這種肆無忌憚的背后,往往有某種勢力在撐腰。這種勢力將最基本的人權踐踏於腳底,對法律保護公民人身安全與各項合法權益置若罔聞,腦海中隻有為達拆房目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更為關鍵的是,強硬勢力自以為能“擺平”強拆傷人帶來的嚴重后果,或是違法的代價遠低於守法的成本,而現實似乎也時常印証了這一點。每每見証著這樣的圖謀得逞,都是對法治與人本的重創,令公眾憤怒又氣餒,也令強拆的效仿者有恃無恐。這是管理之恥、法治之殃,人性之殤。

大娃反對生二娃,如何“擺平”看爹媽

背景:有媒體援引青島一所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王老師的說法稱,這個班裡有七八個孩子經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后來找了個孩子一問才知道,他們搞了個“反弟弟妹妹聯盟”。

新京報發表劉雪鬆的觀點:一個班有七八個孩子不希望父母再生弟弟妹妹,很正常。可旁觀者卻放大了這種所謂的矛盾沖突,將不諳世事的孩子,歸咎於生來就這麼自私。這種把幾個孩子鬧著玩的事情,拔高到“反弟弟妹妹聯盟”的程度,很容易給社會造成不必要的誤導,也過早地把這一代的“老大”們,放在了成人社會的對立面。面對這一部分孩子的不懂事,父母不能不懂事,成人社會不能不懂事。如果你說不出有兄弟姐妹那種血脈親情的人間樂趣,那麼,請告訴這部分看起來很不樂意的孩子,分享這個世界的美好,也是做人必備的品質,這是大人們應有的責任。生,或者不生,不是取決於“老大”,而是取決於大人教育引導孩子的方法。父母要有尊重“老大”的意識,也要有引導“老大”的責任,此時,父母最不該做的就是放大並遷就“老大”的情緒,給自己生不生二胎的搖擺不定,尋找一個借口。

小蔣隨想:有衛視頻道搞了一檔叫《二胎時代》的綜藝節目,在幾個明星的家裡突然“空降”二孩。從第一期節目看,“老大們”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不適、吃醋、哭鬧,還有孩子說“喜歡別人家的妹妹,不喜歡自己家生妹妹”。但是,“老大們”也對弟弟妹妹流露出善意與一定程度的謙讓,讓成年人看到了孩子們的純真與善良。不光明星家有“二孩困擾”,我看到親戚家的“大娃”聽媽媽開玩笑說生弟弟妹妹時,也一臉的不願意。還有同事在微信朋友圈講孩子看到新聞說“放開二孩”,哭訴“不要弟妹,沒得商量”,令爹媽哭笑不得。所以,“反弟弟妹妹”的情況不是個別,一些家長有此憂慮也不是矯情。畢竟,“隻生一個好”實施了多年,許多家長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大娃。當大娃面對突然有“入侵者”要分享愛與資源時,會有本能的抗拒。這是自私,又是人性使然。隻有正視人性的這種特質,才能在平和的心態下去求解。對於想生二孩的父母,確實要考慮好自身有沒有能力(包括經濟、精力、情感)去承擔一個新的生命。同時,如何平衡大娃與二娃之間的愛,也是為人父母者必須要學習的。如果家長都沒有心理與現實的妥善准備,要孩子去欣然接受冷不丁冒出來的另一個弟弟妹妹,現實嗎?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會有更多成熟的父母以及和諧的四口之家。社會也好,家庭也罷,對二娃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很正常。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