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花店亮出了鎮店之寶——彩虹玫瑰
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恰巧和西方情人節趕在了同一天,這樣一來,是手捧鮮花送情人,還是家人團聚吃元宵,抑或兩節都過?人們不禁會問,“土節”和“洋節”PK,誰更佔上風?
情人節碰上元宵節,19年輪一回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說,2月14日和正月十五碰上同一天,一般是19年輪一次。朱進解釋說,由於中國傳統農歷和世界上普通使用的陽歷是根據不同周期計算的,因此農歷存在著19年七閏的規律,比如某個人的生日,一般會是19年能趕上一次是同一天。情人節的2月14日和正月十五一般也是19年相遇一次。記者查閱了萬年歷發現,1900、1938、1957、1976、1995、2014、2033年,元宵節都和情人節在一起。[詳細]
電商:情人節搜索數據大大超過元宵節
據淘寶網指數顯示,僅2月10日一天以“情人節”為關鍵詞的搜索人次高達131600多次,而“湯圓”和“元宵”兩組關鍵詞在這一天加起來剛剛過萬,洋玫瑰在關注度上遠遠地勝出了土湯圓。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情人節搜索數據大大超過元宵節,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元宵節相關商品的類型比較單一,而情人節的商品種類則五花八門。[詳細]
實體:玫瑰受熱捧 湯圓顯冷清
在實體店裡,相比情人節,元宵節的氛圍也要淡一些。超市裡巧克力等禮盒,佔據了關鍵位置,有各種促銷活動。而湯圓等元宵食品就顯得“低調”得多,鮮有促銷活動。鮮花是情人節不變的主題。不過受去年年底雲南雪災影響,鮮花受凍,國產玫瑰產量減少,合肥玫瑰價格一路高漲。桐城路上花店老板透露,往年平時紅玫瑰批發價一支3元左右,今年基本要9元/支。今年情人節普通紅玫瑰,售價或漲至近20元/枝,百合價格將上調到20元/枝。[詳細]
情人節遇上元宵節,原本難得的“雙節合璧”,卻讓不少青年犯起了嘀咕:究竟是捧著玫瑰和戀人一起浪漫,還是回家陪父母吃元宵?有網友吐槽:這個題目的難度不亞於網絡神題:老媽和老婆同時落水,先救哪一個?
六成大學生選擇陪佳人
不少網友各抒己見,有人堅定地表示“當然親情為重”,有人認為“春節陪伴了爸媽,元宵節就陪女朋友”,還有人略帶淒涼地調侃“沒情人隻能過元宵。”有媒體調查了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82名正在戀愛的大學生,其中54名大學生選擇和朋友一起過。大學生們更偏愛情人節,但家長們幾乎一邊倒的希望孩子能留在身邊過完元宵節。在媒體隨機採訪了11名家長,其中10人表示,如果孩子元宵節不在身邊,自己會感到不舒服。[詳細]
四成單身男女為父母過節
某婚戀網站發布專門針對單身男女情人節如何過的調查,共有16021人次參與。數據顯示,有將近4成的男女選擇會為父母過一個情人節。今年沒有女朋友的趙偉,本想和哥們兒去參加單身派對,“不過我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去瀟洒,父母在家冷冷清清的心裡一定很寂寞。”趙偉說,父親是一位不善表達的人,他幾乎沒有見過父親給母親送禮物。於是,趙偉想在情人節那天幫父母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情人節。[詳細]
網友支招“把愛情帶回家”
更多的人對於如何過節並不犯愁,他們提議“把愛情帶回家”,隻要是正大光明的戀人,帶回家一起過又何妨。網友“藍師傅Zz微博達人”決定一改往年“出門過”的方式,情人節將和爸媽、愛人、寶貝女兒一起度過,並親手為他們做一頓大餐。北京的小晨將與相戀三年多的男友在2月14日登記結婚。小晨說:“今年雲南雪災導致玫瑰價格大幅上漲,把自己的情人帶來見家人,再一起吃碗熱乎乎的元宵,也許勝過風雪中昂貴的玫瑰。”[詳細]
“甜元宵敵不過艷玫瑰”“洋玫瑰蓋過土湯圓”,媒體上的聲音好似一邊倒,洋節顯然更受追捧。兩節相逢,讓原本可以制造兩個噱頭的商家,在商品促銷上更願意趨向洋節。洋節對節日經濟的“蠶食”,追本逐源,還是由於近年來人們節日觀念的轉變和生活習慣的變化。
洋節日主題鮮明,形式隨意
據一項調查顯示,喜歡過洋節的絕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認為“洋節輕鬆自在,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和傳統節日相比,一方面洋節的主題明確直接:情人節表達對愛人的情意,母親節表達對媽媽的感激﹔另一方面在形式上也比較隨意:聖誕節的徹夜狂歡、情人節的互贈禮物、萬聖節的魔鬼面具,它讓人們很容易就找到情感宣泄的渠道,成了聚會、開心、狂歡的盛宴,成了張揚心情的理由。在大多數年輕人看來,洋節更像是為自己過的。[詳細]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單一,“吃”字填滿
我們的傳統節日,雖然每個節都有自己的主題,但內容交叉、重復,比如元宵慶團圓、中秋慶團圓,除夕更要團圓﹔清明紀念先人、端午紀念先賢、中元節紀念先人,除夕也要紀念先人。形式上,傳統節日總是過分強調物質,特別是飲食,很多節都成了“美食節”:春節吃年夜飯、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吃完了,節便過完了,對於節日的記憶似乎隻剩下胃裡的一堆殘羹。[詳細]
湯圓與玫瑰,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如何交融?
鮮紅的玫瑰與雪白的元宵迎頭撞上,這並非文明的沖突,而是一段東西方節日相互融合的佳話。細看古老的元宵節,兩千年來正是在各種文化浸潤下才漸漸圓潤而璀璨。湯圓與玫瑰,國產電影與好萊塢大片,民歌與交響樂,莫言與莎士比亞……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中,類似的碰撞與選擇層出不窮。面對這種文化的沖突和融合,我們既要挖掘傳統,又要寬容選擇。[詳細]
專家呼吁過節方式應多樣化
19年等一回,今年元宵節和情人節大撞車。上一次1995年,我們還小,下一次2033年,我們已老,讓很多人對這次情人節倍感珍惜。“情人節應該變得多元化。”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平表示,“關鍵在於如何從這個主題產生出適合自己的、有時代意義的相關商品。比如今年雙節撞車,兩個人一起做元宵,也可能成為情人節新的符號化的東西。”[詳細]
不妨將傳統的親情與西方的愛情融合在一起
民俗專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表示,在節日文化的碰撞面前,我們一定要分清節日的意義,一方面要注重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把吉祥團圓作為過節的前提﹔另一方面,不能過分強調西方節日的重要性,更不能強迫別人隻過情人節,那樣就喪失了節日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不妨在同一個節日裡,與其糾結,不如將中國傳統的橫向親情關系與西方的縱向愛情關系融合在一起,尋找節日精神的契合點。[詳細]
雙節合璧也能相得益彰
回到日常生活的層面,元宵節與情人節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如今隨著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大,青年“婚戀難”已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對戀愛時間較長、感情穩定的情侶而言,可以考慮在2月14日這天去看望雙方父母,讓父母樂在其中的同時,也讓兩人的感情進一步升溫。對於剛剛交往的情侶,需要借助“情人節”增進感情,隻要提前溝通,相信父母會理解孩子的選擇﹔而對於即將離鄉的青年,利用有限的時間陪伴父母,想必任何懂事的戀人都會支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