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热评

人民热评:根治网络不实信息这块“牛皮癣”

甄 言
2025年07月30日09:5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22
小字号

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人,大都遭遇过被不实信息蒙蔽的烦恼:

看上去“很权威”的“独家报道”“一手数据”“深度揭秘”,其实都是虚构的;看上去很“抓眼球”的“明星隐私爆料”“突发事件真相”,其实是通过剧情摆拍、拼凑剪辑、AI合成等方式制作的;看上去“很专业”的财经专家、医生、律师等身份,其实是为引流而刻意编造的……

此前,各平台也处理封禁过一批账号。例如,账号“老陶说真话”因涉嫌虚假摆拍并隐瞒表演性质,严重触犯了平台规定,被无限期封号处理;1000万粉丝网红、财经自媒体博主大蓝因多次发布特定股票涨跌预测内容,煽动网民全仓买入某特定股票,严重触犯法律法规,平台决定无限期封禁该账号……

网络上那些捕风捉影的臆测、夸大其词的言论、断章取义的拼凑,其危害远超“不实”范畴,不仅可能严重侵害他人权益,而且会破坏网络生态和舆论格局,有些谣言甚至可以严重地搅乱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真理越辩越明,认知越悟越清,网络信息传播,同样需要求真、求清。网络谣言等各类不实信息,显然已成人人喊打的网络公害。

网络空间绝没有法外之地,网络舆论场不能沦为不实信息的大染缸、谣言假话的孽生地。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不做标注以假乱真、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四类突出问题。以“国家之力”持续深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以“有形之手”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为守护好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坚实支撑。

信息的发布、转载、传播、评论,都不能逾越客观真实底线,更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同一片蓝天之下,任何人的行为都不应以侵犯公共利益、牺牲他人福祉为代价。更好共享网络信息交流之便,必然需要以生态共建、乱象共治为支撑。

平台企业肩负着整治和围堵不实信息的主体责任,理应建立健全技术识别发现、信息来源标注和专业资质认证等功能机制,进一步规范自媒体运营行为。自媒体运营者也当增强守法遵规意识,一方面积极配合完善资质认证,将资质认证领域、身份等信息向公众展示;另一方面发布信息应如实标注来源,努力做到真实有效、可溯可查。

网络不实信息从网络诞生之时就存在,但它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绝症。治理不实信息乱象,打掉其背后的黑灰产业链很关键。除了采取站内信警示、短期禁言、长期禁言、注销账号等分级处置手段,还应在流量分配端口和红利返现端口建好防火墙,坚决斩断不实信息发布账号的“分羹”渠道。不实信息传播不开、无法变现,妄图靠造假引流的畸形产业链定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谣言止于“治者”,也止于“智者”。对网友而言,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不妨多一些理智思考、求证探寻,切莫盲听盲信,更不要轻易跟帖、跟购。广大网友增强法治意识、理性精神,不被虚假信息蒙骗,不趟网络造谣的浑水,造假自媒体账号一定掀不起什么风浪。

(责编:徐玉涵、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