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财评>>经济观察

人民财评:新职业频出意味着什么?

齐 盛
2025年07月24日06:54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22
小字号

养老服务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家政服务经理人……日前,一批全新职业正式“官宣”。与这17个新职业同步发布的,还有烧烤料理师、旅拍定制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等42个新工种。据统计,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有关部门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

新岗位、新职业层出不穷,意味着什么?

首先,彰显了更活跃的经济脉动。只有活水,才能浇灌出果实。新职业,归根结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体现的是市场导向、行业趋势和生活需求。正是因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澎湃的技术浪潮催生了崭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对劳动者能力诉求提出新的要求,新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随着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一张新的亮丽名片。中国的科技力量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加码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把更多技术从中国带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首发、首测都安排在中国,“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能像中国这样迅速地测试新技术”。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研发实验室”,中国正在成为科技的沃土、创新的摇篮。

其次,拓宽了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更充分的就业必然意味着要在增量上下功夫。当前,劳动力市场面临“有岗无人”与“有人无岗”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新职业的出现,既能精准识别市场需求,引导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及时调整,积极培养新的技能人才,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又能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在维护劳动者发展权益、促进技能增收方面提供重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新职业的提出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提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全周期服务,给更多劳动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选择。或者跟随技术前沿,投身新技术领域;或者投身生活服务,在“熟悉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更自由的时空、更广阔的前景,乃至更高的性价比,“总有一款适合”。

当然也要看到,新职业的发布只是起点,依然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保障责任难落实等现实挑战。与此同时,一些新领域新岗位也会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情况。这给劳动者提了个醒,新职业令人心潮澎湃,但择业就业还是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比起“一时痛快”,明确的职业规划、清晰的晋升通道、扎实的技术水平等,才是吸引人才、造就人才的关键所在。

就业稳,经济就稳,发展就稳。新职业新岗位体现经济活跃度,折射市场需求度,反映劳动者满意度。千方百计呵护好、培育好、服务好,方能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创造更丰富的可能、实现更强劲的发展。

(责编:孟哲、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