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艺起评>>影视综艺

人民艺起评:遇冷的清明档带了怎样的启示?

谢 阳
2025年04月08日10:49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刚刚过去的清明档,影片类型各异、题材多样,有多部国产新片《不说话的爱》《向阳·花》《阳光照耀青春里》《猎狐·行动》,以及真人动画+游戏IP影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动漫电影《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两部引进片上映,最大满足了家庭观影的需求。但作为“小档期”的清明档,整体来讲,今年清明档上映的影片依然延续中小成本影片或“全龄段”的排片策略。

电影《不说话的爱》《向阳·花》《阳光照耀青春里》充满人文关怀,在影片类型、电影质量和中国故事叙述方面都有所提升。《不说话的爱》将镜头对准听障群体,影片细腻勾勒出聋人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深厚情感;《向阳·花》则展现了一场女性与命运不服输的搏斗;曾海若导演的《阳光照耀青春里》以笑声来对社会批判的消解,把快节奏生活带给现代人的焦虑偏执、消极思维等“精神困境”作了细致描摹,使中国电影行业进一步回归创作。

值得关注的是,清明档票房和口碑没有获得双丰收,也暴露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结构性问题——电影类型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不足。上映影片虽多但题材集中,三部影片关注小人物和社会议题,虽然角度新颖,但娱乐属性不强。竞逐拍摄社会弱势群体的赛道,暴露出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错配。两部引进片则都属于强IP“合家欢”的类型,将目标观众锁定大多数的观众,但《哪吒之魔童闹海》培养起的中国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制作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进口漫改动画“套路”之作已无法满足观众的趣味与需求,因此最终票房转化率不高。

由此可见,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以及“天时地利人和”外,观影人对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喜好,以及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的流量发酵,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演变及高质量电影制作的影响因素。

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一定程度上是大众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载体,春节档《哪吒》系列的票房传奇也绝非轻易取得的,而是无数观众的支持和喜爱造就的。但春节档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电影市场想要从“高峰”迈向“高原”,须创作者们勠力同心找到观众观影驱动新的提升点,形成一个良性的电影生态格局,实现档期长尾效应。

(责编:徐玉涵、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