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新知)

吴  丹
2022年12月16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现象】教育部等五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该计划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遴选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预计到2025年,将有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点评】

  焊接车间内,根据材料、形状、尺寸等制定焊接方案;智能生产线上,参与智能产线设计,紧盯现场管控,负责设备运维;数字机房里,调试安装可编程设备,协调配合其他岗位员工工作……服务生产一线、能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现场工程师,往往是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与传统技能人才相比,现场工程师需要“常在现场”,体验真场景、接触真任务、解决真问题,还要掌握交叉专业、岗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多维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1.1和26.3个百分点。培养一批精通智能化生产、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现场工程师,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方向,对于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这样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大势所趋。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提升产教融合水平,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核心课程,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优化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的现有培养框架,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制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

  数字经济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为生产一线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还要对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需求。开发建设高水平教材以及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授课方式,面向企业需求开展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才能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实施为契机,不断提升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引导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6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