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望海楼)
7月26日,“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30年前,两岸中国人毅然选择以对话代替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达成了“九二共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反复证明,“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基本互信、开展对话协商、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九二共识”始终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经两岸双方分别授权,通过反复协商沟通及函电往来,最终形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其过程和内容均有明确文件和文字记录,白纸黑字、清晰可考。
回顾“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原貌,两岸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态度明确,“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核心要义在各自表述中得到充分体现。双方求一个中国之大“同”,存两岸分歧之小“异”,均认同“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从而打开了两岸之间对话和交往的大门。
“九二共识”的达成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有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对话协商才能顺利展开,两岸政治互动和党际交流才能具备条件,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2008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后共举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3项协议,进一步提高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水平。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实现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晤,将两岸关系和政治互动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厚植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定期客运航班总班次增至每周890班。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规模翻了一番,达到985.6万人次;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85.6亿美元的新水平。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春暖花开;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地动山摇。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5月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抛出歪曲、否定“九二共识”的谬论,严重破坏了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根基,损害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坚持“九二共识”,正是要根绝“台独”“两国论”这些邪门歪道,守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为两岸关系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尽管遭到民进党当局的百般阻挠,但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民间交流走深走实,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正是出于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对祖国大陆的向往、对两岸同胞走亲走近的期盼,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到祖国大陆学习、工作、生活、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实现人生梦想。
放眼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澎湃向前。广大台湾同胞要深刻认识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充分了解“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原貌和现实意义,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祖国大陆同胞一道,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