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盛玉雷
2020年12月08日05: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不久前,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14年,832个贫困县名单公布,面积总和占全国国土面积一半,大约每三个县中就有一个是贫困县,完全没有贫困县的省份只有9个。连续7年,我国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由此不难理解,中国扶贫事业何以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到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从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到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作风。去年底,四川凉山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通村硬化路主体工程完工,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在施工现场,“攻坚克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大山深处,在戈壁荒漠,在林海草原,广大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啃下“硬骨头”,挑战“不可能”,向一座座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在“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呐喊中书写奋斗故事,在“乡亲们没脱贫,我们就不走”的心语里留下帮扶佳话,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应对中开辟致富通道……可以说,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背后,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东部西部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尤其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汛情突至,脱贫攻坚工作更加艰苦卓绝,脱贫摘帽成绩更显来之不易。山高路险,尤需勇毅前行。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驻村工作队拉起来就是防疫队、战疫队,心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聚焦外出务工、复工复产等发展问题;进入防汛期,广大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和抗洪抢险一岗双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有关部门还要对抽查、普查和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查缺补漏、动态清零。另一方面,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推动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地方,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当脱贫摘帽喜报传来,一张脱贫时刻表的圆形海报在网上热传,点赞最多的留言里写道: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让我们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向着梦想成真的时刻进发,进发!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董晓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