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望海楼: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这标志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再获重大进展。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既得益于黄河的滋养,也离不开对黄河的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堪称一部治国史。
从分量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在去年9月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千秋大计”、“重大国家战略”,这些定位可谓目光深远、字字千钧。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非同寻常。
从思路看,黄河流域的治理,始终须遵从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在生态保护方面,上中下游各地区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国家的、全局的角度考虑,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比如,对于上游的三江源地区而言,作为水源涵养地、“中华水塔”,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比起建座工厂开个矿、搞点GDP自己过日子,显然应该将绿水青山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算永续发展的“大账”。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则应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坚持生态优先,不是不发展经济,而是要以黄河生态保护为重要的背景依据,来思考和探索符合不同流域段、不同省情区情的发展道路。正所谓“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黄河流域各地区应当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
从落实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正步稳蹄疾、持续推进。从2019年9月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再到此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不到一年时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正迅速从理念变为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治理黄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特别强调“不能犯急躁病”。在后续战略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各级职责任务,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治理黄河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成为一条永远造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