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问责”是把利刃,切忌随手乱舞

沈慎

2020年08月23日15:5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发朋友圈,和点赞评论者一同被诫勉;因洗澡迟接巡查组电话访谈,被给予警告处分;教师假期自费聚餐,被纪委通报批评……近年来,一些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甚至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冒头,虽然事后相关处理被撤销,却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问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解决管党治党问题的现实需要。党中央之所以紧紧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为的是把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担当对应统一起来。然而现实中“好经却被念歪”,少数地方和部门为了完成年度问责目标,搞起凑数式问责,把问责泛化、扩大化;有的在实施问责过程中避重就轻,“看人下菜式”问责拿基层干部的小错误小问题“开刀”;有的在推进工作中手法单一、方法简单粗暴,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具体是非的“一刀切”问责……凡此种种,不仅偏离了问责制度的初衷,更让基层干部感到困惑、无所适从。

问责泛化、简单化的问题,表面上是工作方法问题,根源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对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问责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我们为什么要问责”“我们该问责什么”“我们该怎样问责”,面对问责不适当给基层带来的困扰,各级必须认真思考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这体现了权责对等原则。应该说,我们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对失职失责行为进行追求,并不是要和干部过不去,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把问责当做“万能钥匙”,干什么工作都要靠问责来推动;有的把问责当做敷衍塞责的“护身符”,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人背锅;有的把问责当做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的“遮羞布”,动辄下指标、靠走量来彰显积极作为。如此一来,不仅起不到“问责一个、教育一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标,反而严重破坏基层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问责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对什么该问责、什么不该问责,各级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几年前,“上班喝牛奶被问责”引发网友热议。一份问责通知单显示,湖南某开发园区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上班喝牛奶,被园区纪工委暗访时查到,随后该人员收到了一份问责通知单。基层干部反映最突出、舆论最为反感的,正是这种问责的随意性。事实上,问责什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都以列举方式明确了具体情形。既要严肃问责,也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必须对照党纪条例,分清楚、把握好,对该问责的问责,对达不到问责程度的问题,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对于那些根本算不上问题的,更不能动辄挥舞问责大棒,伤害同志们的感情和积极性。

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规依纪、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把握政策,这是严肃问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回答“该怎样问责”时必须重申的要求。关于问责工作,问责条例明确了六项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对于问责的管理权限、问责调查、问责决定、督促执行等方面,问责条例明确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责任分明、程序合规、处理恰当”。这些白纸黑字的要求,必须贯彻到执法过程中、落实到每一起问责实践中。问责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才能问的心服口服、问出党风政风的转变、问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效。

(责编: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