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我国的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汛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各级党委和政府紧急行动、强化措施,国家防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密切协作,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关键时刻发挥突击队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疫情叠加汛情,防汛救灾工作承受了严峻考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特别是广大抗洪抢险人员闻汛而动,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不可回避的是,洪涝灾害仍带来了一定的后果,比如打破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给贫困人口甩掉“贫困帽”制造了新麻烦。
日前,国新办举行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南方洪涝灾害给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带来了一定损失。在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裹挟下,52个挂牌贫困县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当下,亟需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回原来的生活轨道,重振继续生产的信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体到防汛救灾等工作,精心谋划灾后重建是应有之义。一定程度上说,灾后重建,不只是重建生产生活秩序,还包括重建人心,让受灾群众在重建中感受到制度的温暖,体会到人文关怀。
故此,防汛救灾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监测预警,到堤库排查,再到应急处置,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受灾群众安置也是重中之重。比如,有的受灾群众家园被毁,他们何以安顿生活?当抗洪抢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之后,受灾群众挺过难关之后,还面临不小的灾后重建压力,这既需要他们奋发有为,也需要有关部门伸出援手。
为此,该发放的救助金应及时足额发放,全力保障、周密安置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那些特困人员、散居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更应关心关爱。还应该看到,与贫困人口相比,已经脱贫的群众也需要倾心关注,防止他们因灾致贫返贫。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经迅速行动,在农业生产自救、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抓紧工作。比如,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全力组织农民抢插秧苗、抢时补苗,强化农资保障,加强技术指导,抓好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努力把各类损失降到最低。谋划越周全,工作越细致,落实越到位,受灾群众就越能获益,从而平稳渡过艰难期,以更大信心迎接新生活。
只要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有效克服不利因素,挂牌督战县一定能摆脱疫情和汛情双重影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