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是立法工作的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之一,从制定长江保护法、期货法等专项法律,到围绕完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制定其他相关法律,最终都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现实有所呼,立法有所应”的立法工作原则。
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8件,听取审议39个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相关报道见03版)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人大工作也造成不小的困难。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依法履职,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在加快民生立法领域,进一步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药品管理法,起草并审议生物安全法草案,努力制定一部防范生物风险、促进生物技术发展、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法律,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全面有力的立法保障。
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保宪法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实施。在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情况的报告后,研究拟订并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决定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港,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切实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本届常委会在上届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先后7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面意见90余万条,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了目前总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民法典将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法典。
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是立法工作的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代表议案和建议研究确定立法项目,邀请代表参与法律草案调研、起草、论证、审议、评估等工作。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已建成22.8万个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为代表履职搭建了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覆盖城乡的工作平台,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期货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围绕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突出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等。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之一,从制定长江保护法、期货法等专项法律,到围绕完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制定其他相关法律,最终都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现实有所呼,立法有所应”的立法工作原则。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完善监督工作的机制方式,提高服务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水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法履职尽责,落实“六保”“六稳”任务,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