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真正让基层医务人才强起来

扶 青

2020年05月14日07:59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真正让基层医务人才强起来

  中部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由副院长兼任,科里只有2名大夫,常常分身乏术;国家给某乡镇卫生院添置百万元设备,但却没有医生具备检验资质,设备成了“珍藏品”;某县医院获批10个事业单位编制指标,医学本科报名就能录用,结果最终仅招到3个,7个指标作废;一些免费定向委培生,哪怕付出违约金、诚信载入档案的代价,也要解除协议……

  基层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事关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能不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事关我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政策,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但正如《半月谈》调研所显示的,以数量荒、专业荒、梯队荒、结构荒为特征的“医荒”现象在基层仍然很严重。这种“医荒”现象,反过来又使基层医疗能力退化,群众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上下两端“就医难”形成恶性循环。

  为何“医荒”现象在基层如此严重?首先就是“招人难”。基层人员少,却要负责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多项服务,工作压力并不小,大多数正规医学专业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不愿意到基层从业。解决这个问题,基层需要多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不妨降低门槛,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均可报考;落实用人自主权,开辟绿色通道,让单位主导用人;结合个人意愿、条件禀赋、专业方向等因素,切实解决基层医生全科不全、专科不专的问题。

  其次是“留人难”。从人才工作机制、成长规律、成本效益来看,培养用好现有的基层医疗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但是,基层待遇不高、职称评定有困难,导致许多人一心想往高处走,再加上外界诱惑与日俱增,一些年轻人更难有定力。提高福利待遇,显然是首要之事。目前,许多地方已将基层医疗机构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工资水平相衔接,优先给编制和评定职称等。但这还不够,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倾斜,使基层医务人员前途更广。

  最后是“干得好”。吸引来人才,解决了待遇,最终需要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让他们安心留在基层。“干得好”的关键还是要让基层医务人员产生更大的职业成就感。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受到诊疗范围、医保支付、设备环境等条件限制,导致医疗功能弱化,门庭冷落。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这样既能纾解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也能把基层发展为干事创业的平台,从而赋予基层医务人员更大的职业价值。

  总而言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虽然基层的待遇越来越好,但诸如“10个招人指标作废7个”的现象说明,基层医务人员还需要更好的平台和成长环境。如何在选人、育人、留人上下功夫,相关部门需要继续思考、深入探索。

(责编:董晓伟、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