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把时事政治更好融入思政课堂
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最新国内外形势、重点热点新闻等。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政教学和时事政治更好结合在一起,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时政教育不是简单的时政新闻阅读。对广大教师来说,既要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重要讲话、呈现热点新闻事件,更要分析讲话、事件的背景和内涵。特别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剖析,以便学生能够从理论高度看待和认识时事政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辨能力。同时,时政教育讲述的内容是发生在当下的事件,是离我们最近的理论阐释对象。广大教师在运用专业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系统讲解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透过自己的生活对时事政治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
把时政教育更好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做到“三个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时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时事政治的新闻特质表现为较强的时效性,需要教师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而从思政课的要求出发,还要对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和讲解。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教学的“深度”,实现时效性与系统性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跟进式与专题式相结合。很多时政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时政教育很多时候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跟进。但这种跟进又不能简单表现为以时间顺序为特征的跟踪,需要在若干重要节点或事件结束后进行专题式总结。这种总结既包括事件本身的内容,又包括更加深入的分析、总结,甚至还要对未来趋势做出科学判断。这就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日常训练。
在教学形式上,要实现讲授型与互动型相结合。时事政治的一个特点是“人人关心,都有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时政教育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科学的分析。通过课外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政教育是一扇窗口,能够有效拓宽学习者的视野、眼界。时事政治本身也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材料、重要的文本,学校和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这个课堂。思政课绝不是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现实生活、现实世界这座“宝库”,就能不断提升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理解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5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