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届毕业生将面临招聘岗位需求骤减,难毕业,难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不仅需要国家统筹推进,更离不开个人的积极努力。后疫情时代,唯有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勇于担当,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而2019年高校毕业生中已确定单位、职业实现灵活就业的人数仅占80.2%。面对岗位需求减少,线下招聘受限制,人数规模空前等压力,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越是困难复杂的环境,越应保持从容。
要时刻牢记党和国家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各地方、高校,也纷纷推出保障支持措施。
例如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24小时、365天提供服务,为学生求职企业招聘创造条件。各高校积极联系企业,组织线上招聘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各地也纷纷扩大重点领域如中小学、学前教育教师岗位等招聘规模,同时也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并提供优惠政策。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虽然疫情不期而至让人措手不及,但各级政府和高校只要做大蛋糕,拓宽渠道,相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带来的影响。
要时刻谨记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把握主题回应时代才能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结合点。越是疫情当前,越能让我们看清社会的需求,越能唤醒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疫情让我们看到,国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高水平医疗队伍依然匮乏,大数据资源运用并不完善,一些地区的基层卫生系统仍然落后。
作为年轻人,针对时代需求尽己所能投身社会建设,是履行责任担当的体现。今年,教育部特别提出面向国家战略,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领域就业,引导基层就业,鼓励入伍参军,就是号召年轻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去服务祖国最需要的领域。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年轻人唯有将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机遇与挑战并存,辩证地看待危机才能危而不乱、危中寻机。疫情期间,新经济成为亮点,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在线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迎来了机遇。毕业生不该只看到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更该将目光放长远看到在线服务的空前繁荣,事实上新业态、新基建将成为未来的主题,年轻人大可拥抱机遇,投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社会建设,谋取光明未来。
路再难,也要走,挫折再多,也要微笑面对。只要有信心、勇担当,年轻的毕业生定能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