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科学防治,让各项举措更有力有效
——做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③
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做到科学防治,首先要具备科学的治理思维、工作方式
方法越科学,防控就会越有力有效。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更是一场科学战役
科研人员按照“战时状态”推进科研攻关,社区运用网格化管理经验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家庭成员相互提醒做好个人防护……从农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医院,从科研人员到普通个体,全国上下正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要求,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其中,科学防治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病毒的复制、感染有其生物规律,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要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懂得疫情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科学有序防控。无论是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的精准到位,还是防控指挥体系的有效应对;无论是疫情防控中技术手段的更好运用,还是公众对病毒和防控的科学认识,科学化、系统化实施防控,才能有力有效战胜病毒,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携手抗击疫情的底气和勇气。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做到科学防治,首先要具备科学的治理思维、工作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抓准关键。比如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事关全局,就更要把救治感染患者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信息化时代,我们增加了许多技术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都可以为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提供坚实支撑,帮助我们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应对政策。
认清病毒才能战胜病毒,科学防治意味着运用科学的武器对抗病毒。连日来,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从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检测试剂盒,到浙江省疾控中心在48小时内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从科技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临床救治方案的优化方面进行部署,到各地、各方面专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加快临床药物筛选、应用,疾控系统争分夺秒进行科研攻关,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广大科研人员更要以“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及早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依靠科学武器战胜疫情。
科学防治,既要有科学的认识,也要有科学的方法。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患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当前,春运返城潮开启,尤其需要防治病毒因为人口流动而进一步扩散;很多地方推迟复工开学,尤其需要更好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方法越科学,防控就会越有力有效。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更是一场科学战役。相信科学、尊崇科学、依靠科学,做到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同时发挥科技利器作用,针对疫情特点进行精准施策,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就一定能把疫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6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