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近年来,多地政府为吸引人才各出奇招,从资金补贴,到购房优惠,再到落户先机,甚至某地还出台了3年内在该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奇招”。
政府的热诚有目共睹,但这样的政策从逻辑上分析,有可能无法起到预期效果。以某市针对金融人才提供补贴为例,金融从业者特别是金融人才本就是社会公认的高收入群体,给予他们仅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补贴,很难直接影响他们对就业城市的选择。
吸引人才以促进城市发展的初衷没有错,可如果政策制定者把力气下错了地方,只会重蹈鲁侯养鸟的覆辙。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之前不妨换位思考,身为人才,选择扎根一座城市发展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是上升空间宽广的就业平台?是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子女上学方便、老人看病放心的教育医疗配备?还是一笔转账收入?
是出门不远就有可供休闲散步的街心花园?是下夜班仍能搭乘的夜班公交?是简洁便民的政务服务系统?还是3年内公共交通免单?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愈加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专注于将城市建设得更好的地方,往往更有可能成为人才高地。城市的发展快慢不同,并非所有政府都有能力花大价钱吸引人才,但至少可以做到努力将城市建设得更好。反之,动用大量财政资金来损不足而补有余,难道不会让纳税人心存疑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因此,用财政发放人才补贴应格外慎重,不能出现高收入者越调越高的结果。
以怎样的方式吸引人才,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的眼界高低。让外来人口落户更容易、让贫弱者获得社会救助更及时、让企业的营商环境更宽松、让每个人都感到被平等对待,才是宜居城市该有的模样,才能栽下梧桐引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