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我们去玩,罚你在家”算育儿良方?

蒋萌

2020年01月02日17:0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我们去玩,罚你在家”算育儿良方?  

背景:据报道,2019年12月31日,微博上一位百万粉丝的育儿博主因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引发热议。起因是她发微博说,自己6岁的女儿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按照之前的约定,全家其他人开车去珠海长隆游玩,唯独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广州的家里。

新京报发表张立美的观点:这名拥有百万粉丝的育儿博主,在微博上洋洋自得地传播这种“育儿经”,有可能误导其他家长效仿,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孩子生性好动,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比较强,但又缺乏足够的自律和控制能力,生活经验明显不足,防范能力、保护能力比较差,对危险的认知与大人不同。将6岁孩子一个人独自留在家中一整天,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些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很多起因家长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而发生的玩火成灾、坠楼、触电等惨剧。全家人出去游玩,6岁女儿受惩被单独留在家里,实质上是只谈学习不谈感情,可能让孩子产生恐惧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而且,很容易激发出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建立和谐、和睦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立法规定儿童、幼儿必须时时有人照看,父母将儿童、幼儿独自留在家中是违法行为,一旦有人报警,父母将受到处罚,轻则警告,重则剥夺监管权。从这个角度说,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应当往这个方向努力。总之,安全是育儿的基础,任何育儿方法都要以保护孩子的安全为前提条件,家长不能有侥幸心理,法律也要对危害儿童安全的“育儿经”说“不”。

小蒋随想:从“虎妈”“狼爸”,到惩罚性“小鬼当家”,有关父母对孩子都挺“狠”,宣扬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剑走偏锋的育儿方式,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可能获得拥趸——本例的博主有“百万粉丝”,有没有“水分”不好说,可保不齐有其他父母学她的“招数”,这种“示范效应”值得警惕。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固然有“自主权”,但任何权利都不是无限的。孩子也具有独立人格,孩子同样拥有不容侵犯的权利。6岁女童“学习任务”有多少,外人不得而知。如果“任务”本身“不可承受”,再和心智不成熟的娃娃签“不平等条约”,当妈妈的不脸红吗?“我们去玩,罚你在家”算是督促学习的“好方法”?难保不会给孩子留下恐惧性的心理创伤。更不用说,把6岁小女孩锁在家里,让她自己用电、用火、眺望窗外的潜在危险……有人建议立法,规定父母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初衷虽好,也要考虑双职工家庭在寒暑假时如何安置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不得已让孩子“留守”等现实。这之中,不得已并努力安顿孩子和故意惩罚并消极照顾孩子,显然是不同的。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应努力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促使家庭团圆,也要对不负责、太狠心的父母“亮黄牌”。某些父母以“爱的教育”的名义做不利于孩子的事,不能被容忍。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氛围,对传播宣扬不当言论的博主,有关平台也该履行自身责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