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家手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子系统和重要根基。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新形势下,适应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必须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但要看到,我国制造业规模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一方面,工业化所需要的产业基础存在明显短板,“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自主化程度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包括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基础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基础存在短板,制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我国现代信息产业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芯片、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环节还存在“卡脖子”问题。这直接影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影响产业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而影响传统经济体系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型。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针对上述两方面问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的原则下,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二是努力完善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水平。三是拓展和深化制造强国战略的“工业强基”工程,紧紧围绕“工业四基”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探索建立全社会协同攻关创新的体制机制。四是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为主线,培育有利于激发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五是建立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为产业基础再造、产业安全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奠定基础。六是围绕工业基础能力再造建设一批现代化工厂,在生产制造层面,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为重点,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彻底改变我国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现状,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1日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