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89岁老人为何多次“被出院”?

蒋萌

2019年12月27日15:3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89岁老人为何多次“被出院”?  

背景:一则名为《一位89岁老人的最后44天:严重中风后被迫辗转四家医院》的报道引起热议。广州市民章程(化名)89岁的母亲突发中风后,因“医保规定住院不得超过15天”,被迫多次转院,老人在第四家医院住院约18天后离世。

新京报发表罗志华的观点:医保部门表示,相关政策从未限定病人的住院天数。但有些相关的规定,或许是导致部分患者“被出院”的原因。如,医保部门对医院采取了很多控费措施,比如年度总额限制、单次住院限额、人均住院费用等,在这些限额和指标的影响下,有些医院就会要求医生想办法控制住院天数的诊疗费用,否则,医保部门可能不予拨付超额部分。相关控费措施不合理,可能是医保付费方式不科学导致的结果。按项目付费固然可让患者得到充分诊疗,但也容易走向过度诊疗。而为了避免过度诊疗,也就有了严格控制费用的办法,由此导致一些病患被迫出院。实现按病种付费,不失为一种有效遏制过度诊疗、粗放式的控费办法,“被出院”等现象也才有望得以避免。揆诸当下,医保支付按病种付费,在各地也在稳步推行中。总之,患者在一家医院住没几天,就得担心被赶出院,要为下一步转到哪家医院发愁,这样反复折腾,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看病成本,对诊疗与恢复也不利。由此看,费用监管理应坚守不折腾患者底线,而不宜把代价转嫁给患者。

小蒋随想:有人需要治疗却“被出院”,有人无需治疗却“被住院”。前一种情况如本例这位89岁老人的遭遇,后一种情况是媒体报道某些小医院“邀请”老人“住院”吃喝玩乐、实为骗取医保资金。有病得不到应有治疗,没病却挖医保墙角,无论哪种情况,都令人皱眉。核心问题是,治病必须“实事求是”。医保部门之所以对医院控费,是担心医院为逐利过度诊疗(还有个别人猛开药、泡病号)。但是,如果只把目光盯着控费,而不是适度合理治疗,难免带来“误伤”。上文提到医保按病种付费,即根据某种病的平均开支给付。问题是,即便是同一种病,也有轻重之分,有人病程长,有人病程短,武断“一刀切”,还是有不科学之处。所以,在考虑报销审核效率的同时,医保部门也要注意个体差异。这之中,必然涉及沟通与诚信。对医院而言,如果病人确实需要更多治疗,有必要提供详实的病历资料。对医保部门来说,要抽出人力审核“特殊病例”。在诚信层面,如果有医院实施过度治疗、搞骗保猫腻,取消医保定点报销资格不算,责任人还可能面临法律严惩。医保资金的使用要科学、合理、高效,最终还是要以病人为本。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