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向:探寻历史的逻辑 坚定主旋律自信

经济日报社理评部常务副主任 齐东向

2019年11月13日09:1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解放日报 海沙尔 摄)

评论创新的话题常讲常新。我的心得是,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开拓,一种是回归。开拓很好理解,回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向历史回归,创新解读;向常识回归,抓住本质。而常识基本上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结果,所以可以合二为一,就是回归历史,在历史中探寻现实逻辑。这是党报评论员的基本素养。

举个例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日报要推出“钟经文”文章,就是我们的编辑部文章。但是相比去年改革开放40年的主题,难度大幅度提升,因为我们必须找到串连起70年、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的一条历史线索,才能确定下来这篇大型政经评论的主题。

第一个跳入视野的,是“社会主义”。但深入分析,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社会主义在中国虽曾遇到挫折但终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由于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的失败,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错了,但中国奇迹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错,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这些,才是这篇“钟经文”文章需要回答的问题。而其答案,要上溯到1840年更久远的历史中寻找了。

落后就会挨打,是近代中国最沉痛的历史教训。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先觉的中国人发出救亡图存的呼唤时,实业救国、工业强国是最响亮的口号。这一点,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以及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都有突出显示。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也描述了取得政权以后的目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因此,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也就意味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以工业化、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是新中国承接过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历史任务,这是70年的历史逻辑起点。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则是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探索起点。“大干快上”“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大跃进”……都是这个急切时期的鲜明标签。但是正是由于忽视了发展常识、忽视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经济上的重大挫折,进而引发了政治、社会的动荡。而经过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上了康庄大道,向人民、向世界交出了优异的历史答卷。

因此,贯穿70年的一条主线是“中国梦”,一大任务是“工业化”,制度路径是“社会主义”,前提基础是“独立自主”,领导力量是始终不忘初心的“人民政党”。最终成果,就是这篇经济日报“钟经文”文章《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密码”》。

党报的评论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当今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也自然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各种舆论的“风口”。舆论环境越是纷繁复杂,党报评论越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旗帜高高地举起来。而怎样把主旋律体现到党报评论中?一不能是简单的口号,二不能是空洞的说教,三不能是浅显的思考,必须是学习、钻研、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尤其是学习,既要向群众学、向实践学,更要向历史学。用中外历史的视野、古今对比的眼光,使党报文章有时空的纵深感,有思想深度和理性思考,有历史的脉络和规律的总结。

 了解世界经济史,你一定会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为生产力发展的同一阶段,决定了经济人理性基本一样,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基本一样,故而“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多读些历史,才能通东方西方,明古今之变。

把目光放到今日之中国。之所以我们常说当前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复杂程度来看,都是“世所罕见”,就是因为中国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把各种本应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了同一个时空。

问题不能回避,党报又该如何评论?方向和原则就蕴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个字之中。回顾从“开天辟地”到“走向复兴”的近百年历程,丰富翔实的史料告诉我们什么?两条,一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和人民在一起”。符合这两条的做法,就是成功的经验;违背这两条的,就是挫折的教训。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的就是“中国特色”;“和人民在一起”,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这里面有“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重要“秘籍”。

写一篇好评论有很多先决条件,而写好党报评论,最重要的是“主旋律自信”,这个“秘籍”也是“主旋律自信”的源头所在。因为它给了我们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衡量标准:是不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不是符合人民利益?举例而言:拿这个标准衡量,小到判断“高额路桥收费”——无论地方政府有多少借口和理由,这个行为都是不当的,因为它不是“为民谋利”而是“与民争利”;大到判断“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无论这个过程中出现多少问题难题,方向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战略决策归根结底是从实际出发,并且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有了这个判断和把握,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历史还给了我们写好评论的座标,既找到自己的位置,也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比如可以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教训,别国走过的弯路我们不能再重走一次。历史对于我们科学判断形势、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树立大局观。历史观和大局观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站的越高、视野就越广阔,就越明白我们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最根本、最长远、最大的利益所在,越有助于分析、判断和解决新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既要有现实紧迫感,也要从历史中找到信心和耐心。这么大的国家,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非常了不起,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责编:董晓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