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观察者说)
贫民窟是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一难题所困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并没有出现贫民窟问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根据自身国情特点,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一些国家存在贫民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导致政府在解决贫民窟问题时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我国实行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城市规划、进行棚户区改造、加强社会保障等举措,防止出现贫民窟问题;也意味着进城农民工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还可以回到农村工作生活,不至于衣食无着,避免出现一些国家常见的失地农民进城后找不到工作、只能长久聚居在贫民窟的现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些国家出现贫民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经济发展不能为失去土地而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和必要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吸纳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大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正是因为进城农民工有就业机会,收入得到提高,我国不会出现城市贫民窟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不仅高度重视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和完善,努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而且十分重视城中村改造、城乡接合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这些地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住房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吸引力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这也对避免出现城市贫民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努力满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满足进城农民工住房需求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一是政府主导建设的廉租房满足了部分进城农民工的基本住房需求。二是一些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宿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三是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使部分进城农民工能够在城市购买住房或租赁住房。
当然,我国没有出现城市贫民窟问题,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解决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和融入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仍然隐藏着一些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由于户籍、就业等因素的限制,一些进城农民工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进得了城却无法长久留下来。二是城乡之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产生了较大社会成本,导致特定时点交通运输压力较大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三是众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农村务农经历,虽然在农村仍有承包地,但一些人面临着回不去、留不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紧迫任务,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