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论:稳中有进,中国经济大趋势
“稳”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进”是中国经济超大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叠加的必然结果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名列前茅。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7%。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主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型经济体的强大势能和巨大韧性。
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逻辑。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和“质”的提高,劳动、资本、技术是决定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是推动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力。初步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培养了3亿多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和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绝对规模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国民储蓄率为45.29%,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26.7%的水平,较高的国民储蓄率确保了资本供应的充足。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我国生产要素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决定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具有坚实基础。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是有条件、有支撑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制度红利充分释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潜力。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利契机。
认识中国经济的现状,必须要有系统观;看待中国经济趋势,必须要有整体观。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关键是要在尊重经济发展基本逻辑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看要素潜力进一步释放拓展的发展空间,看规模优势系统集成形成的发展支撑,看制度红利产生的发展动能。当前,我国劳动、资本、技术未来发展仍然有大幅改善的潜力,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11.2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有望达到20%;资本积累水平仍将保持世界前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4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仍将高达39.8%,远高于同期26.6%的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在进一步提高。
“稳”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进”是中国经济超大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叠加的必然结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就是要集中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用好我们的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国经济就能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8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