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给你发语音的萌妹子可能是一个使用了语音包的大叔——近日,一则“10元可买上千条微信语音包”的消息引发热议。记者发现,使用语音包服务需要下载专门的软件,语音包中有多条与“红包”相关的语音。律师表示,语音包虽然很多时候被包装成娱乐工具,实际上在其制作、售卖和使用中都可能存在违法风险。(见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微信自带的语音功能只能实时发送,不能保存、下载、转发,从而避免冒充他人语音情况的发生。而网上销售的“微信语音包”,实际上是采取软件外挂的方式,非法修改微信代码、篡改微信正常功能,增加了外部语音发送功能,令微信语音的限制功能失效。这就给虚假微信语音的传播创造了机会,衍生出利用语音包整蛊网友、网络欺诈等事件,不仅破坏了微信的规则和安全环境,更令部分用户被骗而蒙受经济损失。
微信虽然是熟人社交媒体,用户大都是亲朋好友,但也存在陌生人添加用户的情况,或者联系并不紧密的人。而“微信语音包”的出现,令语音造假成为可能,好友可能是被人盗号假扮的,语音萌妹子其实是“抠脚大汉”,通过声音来辨识好友的方法已然不可靠。显然,这对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平台来讲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就会令用户人人自危,不敢再轻易信任好友,哪怕对方是很亲密的人。
从现实情况看,各地已经发生多起利用“微信语音包”骗钱的案例。显然,这已经突破了“微信语音包”的娱乐界限,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制作、销售“微信语音包”亦未经被模仿声音者授权,涉嫌侵权。
现在,生物识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在商家的市场规划里,语音识别、语音遥控等也是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应用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购物、电子支付、控制电器、互动娱乐等。但是如果语音被模仿、盗用,就会给语音技术的安全性蒙上阴影,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可见,对语音包的制作、使用等需要尽快规范,明确其合法使用环境,避免被滥用、盗用,防范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