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佩
1986年9月至1991年4月,韩国京畿道华城台安邑接连发生10起针对女性的绑架、强奸、杀人案,手段极其残忍。日前,韩国警方重新翻查证据,经比对发现受害者衣物上的DNA与监狱里收押的李某一致,李某此前因其他罪行已被判处无期徒刑。
韩国于2015年废除了追诉时效制度。然而,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华城连环杀人案还是要适用作案时法律规定的15年追诉期。因此,韩国警方表示,虽然已过追诉时效,嫌疑人可能不会受到惩罚,然而由于公众对此案高度关注,会考虑公开嫌疑人身份。
这或许会成为对犯罪者信息公开制度的又一次尝试。1996年美国颁布《梅根法案》,韩国随后在网上开设了“性犯罪者公布栏”。如果该嫌疑人被警方通过“公开身份信息”的方式处理,或许可以为在刑罚以外处理恶性犯罪提供思路。
无须讳言,信息公开会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冲击,更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工作,不利于其回归社会。因此,即便公开信息是多方权衡之后的选择,在采取具体行动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美国各州就在《梅根法案》的基础上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关工作。不难看出,增添这样的条款体现了立法者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但职业禁止可能还不足以起到管理与震慑作用。
目前,最高检已作出表态,将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开制度,而“失信者名单”公开工作也在逐步落实。可以期待,我国在性犯罪为代表的恶性犯罪方面,与刑罚配套的管理制度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