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2019年获奖名单在北京公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荣获“生命科学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陆锦标获“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100万美元。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成立之初就放话要做“中国的诺贝尔奖”。以“中国诺贝尔奖”来称呼,显然是比照诺贝尔奖来竞争和超越的,这的确是一个卓有远见的宏伟理想,也是一个好创意,值得期许。这样的一种奖项不仅需要做足心理上的功课,更要做好实际上的各种工作,而且需要有长期不懈坚持下去的思想准备,至少要像百年树人那样,方有可能与有百年历史的诺贝尔奖齐头并进,或者实现超越。
在奖金上面,未来科学大奖已经超过了诺贝尔奖。2018年的各项诺贝尔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84万元、美元93万)。其实,奖金超过诺贝尔奖相对容易,而且不止是未来科学大奖,还有其他一些世界性的科技大奖也已超过了诺贝尔奖,如2002年设立的邵逸夫奖每项奖金也是100万美元,包括三个奖项,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
从实际奖金与奖项看,未来科学大奖和邵逸夫奖都只有三个奖项,尽管在单项上比诺贝尔奖的奖金多,但总体上看,还是没有超过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有6个单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
奖金多当然可以更多地激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和出最好的成果,但是,科技大奖如同百年老店一样,需要建立自身的品牌。诺贝尔奖从1901年设立并颁奖,迄今已有118年的历史,它也是在争议和质疑中不断修正,争取在评奖中,把奖颁发给那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发明创造和那些没有争议的成果和发明。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未来科学大奖要比肩和超过诺贝尔奖,就应当更具世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世界级科学大奖,该奖项强调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而不论其国籍、性别和年龄。
未来科学大奖现在只颁发了4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和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期待。迄今为止它也有了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表现,例如在发现和奖励女性科学家方面。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就首次颁发给了一位女性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如同科学无国界一样,科学也应当是无性别之差和之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女性科学家获得承认和大奖的毕竟是少数。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奖以来,有607人次摘得诺贝尔科学奖桂冠,按实际获奖人数,获奖者实为604人,其中女性获奖者仅有屈指可数的19人,占比3.1%。
也许,未来发现、承认和奖励女性科学家,是未来科学大奖的一个突破口。而且,王小云多年来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此次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是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式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在计算机保密领域的成果本来就不容易被公众和社会所知,此次未来科学大奖发现和承认王小云的研究成果,说明该奖项独具慧眼,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