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垃圾袋凭什么“收集”个人隐私? 

蒋萌

2019年08月09日16:2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垃圾袋凭什么“收集”个人隐私?  

背景: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江干区曙光之城小区的郭女士称,小区里领垃圾袋的机器换了,原来是刷卡领取的,从7月份开始要先下载安装APP才能领垃圾袋。郭女士发现安装的APP不仅要开放手机通讯录、照片库等涉及用户隐私的权限,注册时也需要与手机号和家庭住址绑定。不少业主质疑:“我的个人隐私,就值一卷垃圾袋?”

北京青年报发表张淳艺的观点:杭州这种智能垃圾袋发放机,就是由街道主导、社区配合,组织企业在各个小区进行安装。“垃圾袋换隐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有关部门授权发放垃圾袋的企业收集用户信息数据。出于隐私泄露的顾虑,一些居民拒绝开放手机权限,主动放弃领取垃圾袋,这显然不利于垃圾分类工作。从报道来看,该APP至少存在两处违规。其一,涉嫌过度收集信息。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手机通讯录和照片库等,都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与领取垃圾袋无关。其二,涉嫌变相强迫授权。今年1月起,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明确要求“不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然而杭州这款垃圾袋发放APP,用户一旦选择拒绝开放隐私权限,安装过程就会立即停止,这种做法实质上就是要挟用户,属于专项治理的对象。“垃圾袋换隐私”不能止于公众的质疑猜测和企业的自说自话,有关部门必须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说法。只有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倒逼网络运营者敬畏个人信息,恪守法律边界。

小蒋随想: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据说,一名推销员一天能打2000个电话。这也意味着,一天骚扰2000人,一个月骚扰60000人。可以想见,有多少靠打骚扰电话吃饭的推销员,被骚扰的人就会以上述“基数”倍增。被骚扰还是轻的,有的人上当受骗损失惨重,更非个案。这么多被骚扰者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从何而来?如今繁多场合都要求人们填写个人信息,在你不经意间填写时,有人已利用了这一“商机”。就本例而言,居民领垃圾袋犹如被“查户口”,有关企业意欲何为?涉事企业如何保证业主们的个人信息不外泄?这不是涉事企业口头保证就能打消质疑的。一卷垃圾袋值不了几个钱,领不领无所谓,很多居民可以说“不”。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你虽然意识到隐患存在,却为了办事不得不填写,难道只能“自求多福”?有关法规禁止、主管部门整治APP违法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指向的正是某些网络及APP运营者自定的“霸王条款”。在此情况下,还有APP敢“要挟”用户,足见贯彻有关规范仍需发力。收集个人信息的不仅仅是网络和APP运营者,线下很多机构也会做这种事。“大家都这么干”,更令许多机构有恃无恐。或许,强化公民个人隐私保护,需要“顶层设计”,以此为依托,制定分类实施细则,将会逐步筑起公民信息的保护墙,有关“黑产”才会失去生存空间。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