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6月初,部分自媒体平台流传着一份“福利”,只要连续三天转发朋友圈,就能免票参观2019上海周浦花海首届萤火虫星空展。其中最大亮点是将在棚里放飞数万只活体萤火虫。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和市绿化市容局对周浦花海约谈后,6月26日下午周浦花海负责人黄凯表示,原定6月29日开幕的首届萤火虫艺术节不办了,萤火虫放飞活动也确定取消。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本是普通的物种,在原野、山林、水田边随处可见。然而,随着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和工业污染、光污染对栖息地的破坏,现在的萤火虫越来越少,许多90后、00后甚至从来没有亲眼目睹。于是,近年来一些商家利用公众尤其是孩子们对于萤火虫的好奇心理,举办各种萤火虫展或放飞活动。对此,坊间一直争议不断。
2015年7月,一封环保人士的全国联名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直指萤火虫展览三宗罪:引起种群灭绝、影响生态平衡、可能传播疫病。随后,武汉、上海、昆明等地多个萤火虫展因故叫停。此次,上海放飞数万萤火虫活动又一次紧急刹车,让反对者长舒一口气。不过,萤火虫商业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更值得反思。
在环保人士眼中,萤火虫的重要性可以如数家珍。作为一种生态指示昆虫,萤火虫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萤火虫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萤火虫幼虫是蜗牛的重要天敌,是最具前景的生物防治蜗牛的种类。不过,现实尴尬却是萤火虫不属于野生保护动物。正因为萤火虫不属于野生保护动物,商家才会瞄准这一漏洞,前赴后继地策划举办各种萤火虫活动。
近年来,许多环保人士呼吁,对萤火虫进行立法保护,将一些濒危的萤火虫种类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只有将萤火虫纳入保护范畴,让有关部门执法监管有章可循,才能有效遏制萤火虫商业化,避免大肆捕捉、售卖、放飞给萤火虫物种和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同时,对于商家也要加强引导,使其认识到“大面积将萤火虫关起来展出,既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萤火虫,也不能教育孩子尊重生命”,从而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商业展览转移到萤火虫的栖息地修复和复育上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