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一份高考喜报,露出一个“小”字

戎国强

2019年06月27日08:04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一份高考喜报,露出一个“小”字

  昨天,一份喜报在网上传开了,这是山东省成武县第一中学发到网上的。6月24日,山东省2019年高考成绩揭晓,成武一中学生黄蕊同学取得了706分的优异成绩,已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计划审核,该校起草了这份喜报,“特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报喜!”

  这份喜报有点奇葩,被一些网友称为“马屁”。马屁之说粗了点,还是称其为“表扬”吧,表扬与自我表扬。

  喜报首先表扬各级领导:“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及家长的关心关注,得益于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这样的行文叫人难以置信:黄蕊同学参加高考,县委、县政府是如何“高度重视”的?社会各界及家长是如何“关心关注”的?“全校师生不忘初心……”怎么就能帮助黄蕊考出好成绩?这样的表扬无异于“高级黑”和“低级红”。

  表扬了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以后,下一段转入自我表扬——这是不是让领导打头阵,自己跟在后面,通过表扬领导来表扬自己?

  “近年来,成武一中加强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高,用笨力气打造一中实力,用笨力气擦亮一中品牌,为成武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里的“加强”“深化”“显著提高”“做出贡献”云云,都是些套话、空话。说得好听些,是高度概括,说得不好听,都是虚言;支撑这些虚言的,只是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这就太玄了——学校领导的管理成绩,怎么就体现在一个学生身上?其他学生的高考成绩怎么只字不提?仅仅用一个学生的成绩,来代表整个学校的提升,太不成比例了,偶然性太大,必然性不足,因此说服力太弱。

  当老师的都知道,学习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老师的指导虽然重要,但也是第二位的,不然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的师资条件下,学生的成绩会有差距,学生的兴趣、特长会呈现各自的特点。名校与非名校的区别,主要是生源的差别,不是教师的差别。黄蕊能够考出706分的成绩,只是表明该校的教学秩序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只有黄蕊一花独放呢?各种“提高”“深化”为什么没有体现在更多学生身上呢?平均分与去年相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这些为何都不提?毕竟,平均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有学生被清华自主招生所录取,对提高学校“美誉度”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但是,校方眼里只有一个学生的706分,把更多学生忘在一边,这对教育者来说,很不应该。教育者心里要装下全部学生,尤其要关注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方面北京第十一中学做得很好。今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文科前10名,十一中占5名,海淀区650分以上的学生,十一中占16.7%;但是高考分数公布后,该校“自卖自夸”,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报喜,而是为高考发挥不好的同学安排了各种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析、辅导,制订对策,让这些学生和家长感到十分暖心。是不是关注、关心弱势,是衡量一个社会温度的主要指标,更是衡量教育温度的主要指标。与北京十一中相比,成武中学的喜报,就露出一个“小”字来。

(责编:仝宗莉、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