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一千多号贩子打掉后台老板了吗?
背景:6月9日,因“号贩子”整治不到位,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负责人被约谈,北京市卫健委要求这些医院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决做好整改。上月底,有媒体暗访发现,上述医院“号贩子”肆意游走“揽生意”,一个专家号加价3000元,一个住院床位要加10000元。
新京报发表社论:6月5日,北京市卫健委在通报全市卫健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时披露,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就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和实名制挂号就诊,取消医师个人手工加号,并在20多所医院推广人脸识别信息系统,要求对“号贩子”“治理到位、全面好转、持续保持”。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既然有关方面一再表态严厉打击,为什么“号贩子”仍能够拿到靠前的号,并如愿约到专家?既然专家资源那么紧张,“号贩子”又靠什么样的神通予取予求?惩治“号贩子”,关键仍需要发挥医院的主体责任,并从根本上铲除倒卖医疗资源的食物链。这就要求医院能够从源头治理,多一些制度约束,强化门诊挂号服务的监管,尽量避免个人裁量权过大的情形。特别是,对于那些里应外合,与“号贩子”勾结牟利的“内部人”,一经查出,绝不姑息。这样的盲区并非难以治理。2018年以来,北京市共抓获“号贩子”1342人。“号贩子”绝不会单独作战,有关方面应该深入调查,理清这条隐秘食物链的各个环节,这样也可以有的放矢,彻查严处。北京的大医院诊疗水平高,社会公众也高度期待,至少在短期内,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形难以得到根本缓解,这也是一个基本现实。但是,公平公正配置资源,只能依靠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只能依靠严格管理,而不是“号贩子”的润滑。
小蒋随想:去年以来,有关方面在北京抓了1342个医院“号贩子”,打击“号贩子”还纳入卫健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范畴。可是,记者上个月在协和、同仁等医院仍然看到“号贩子”肆意游走、招揽“生意”。这岂不是很吊诡?“擒贼先擒王”,抓到“大BOSS”才是关键。否则,抓再多“虾兵蟹将”意思都不大。另一方面,医院号源全上网、取消现场挂号、全部实名制,“号贩子”是通过什么途径“加塞儿”,治理者需要弄清楚,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纯技术问题,应像铁路系统那样,不断完善升级挂号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封杀软件刷号,还可推出“候补排队”等便利举措,降低系统被人钻空子的概率。倘若存在“人为因素”,尤其是“内部人”参与“倒号”,甚至为“号贩子”屡打不绝提供“保护伞”,那么坚决铲除“内鬼”,以扫黑除恶的雷霆手段加以惩治,更是不可或缺。现在,管理部门约谈有关医院的负责人,官方说法是“医院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实际就是要求医院“自查自纠”。说实话,这仍是比较“客气”的做法。正因如此,人们不免关注,假使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或者真的存在超出医院治理能力的“保护伞”,管理部门要如何应对?优质医疗资源有限是客观事实。如何将这些资源尽可能公平、合理、有效地分配给社会各阶层的患者,是医疗管理部门必须破解的民生考题。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