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新闻出版界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谈到了自己对于“投你所好式”互联网推送的担忧,“让你原地踏步,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头沉迷而不会提升,这是一个民族的危险”。
你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你想看什么就推送什么,“投你所好式”推送,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专业术语是“算法推荐”。正如白岩松所言,算法的出现,对人们的资讯接受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吸收信息都要靠人的主动选择,譬如看书听书、订阅读报,主观能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呈现出海量特点,人们反而变得无从选择。算法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有助于节约时间成本,充分展现了技术带来的便利。
算法一出世就风华正茂,很快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甚至有“技术至上”的观念认为,算法将成为主流,订阅将穷途末路。这种观念的最大问题,在于夸大技术力量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譬如说,小孩子喜欢玩耍多过学习,假如一味地“投其所好”,而不是推荐甚至强制他进行阅读,不是很容易“跑偏”吗?又有人以为成人与小孩不同,但是网络上许多流量,不也是被猎奇、低俗、色情信息给“拐”去了吗?可见,全部依据兴趣运行的世界,也不是那么完美。
在这个层面上,白岩松认为“投你所好”会有“民族的危险”,并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结论。首先,算法让我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低质化。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接受信息的心理具有复杂性,有的具备求异心理,有的寻求安慰效应,有的存在发泄倾向……这使得比起真材实料的内容,“震惊体”“标题党”“快餐文”可能更受欢迎。长此以往,信息的激励机制就产生了偏差,“流量至上”“迎合受众”成为许多媒体从业者的标准,生产出的东西就会媚俗、低俗、庸俗。
其次,算法会产生“信息茧房”效应。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与外界不断接触、不断交流,人们才会获得成长。而在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那些我们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在无意中都被过滤掉了。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在不断重复中强化自我偏见和喜好,甚至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投你所好”“算法推荐”这些本身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但是技术怎么运用,却体现了运用者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掌握并使用这些技术的信息平台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能仅仅“投喂”用户、“取悦”用户,而要在服务用户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比如学习主流媒体的新闻操作规范,主动进行正能量的议程设置,强调信息的原创性和高质量。对于广大网民和群众来讲,也要进一步增强自律能力,避免成为算法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