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滋生的诈骗新花样也提示我们,反诈骗之路没有终点。在继续探索、借鉴防治诈骗有效办法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诈骗变种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完善相关打击诈骗的法律法规;同时,更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诈骗苗头,将新型诈骗扼杀在萌芽期,避免造成更大社会危害。
据1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诈骗犯罪团伙打着“党中央”“国务院”旗号,伪造公文、证件、印章,以“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义,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所谓的基金会和项目,巧立名目骗取钱财。1月15日,公安部通报,公安部指挥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公安机关先后侦破“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起航基金会”等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冻结涉案赃款273万元。
此番骗术与之前诸多骗术最大的不同,是利用普通百姓对官方等权威背景的信任,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搭互联网社交的便车,因此,此类巧立名目式诈骗的危害不容小觑。其撒网式传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受害人群基数大、受骗概率高,对群众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而且,这类骗术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众对公权力和政策的认知,甚至赔上了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公信力。
面对层出不穷的“披着羊皮的狼”,只有认清、识破、揭开“羊皮”,才能让“狼”更快地现身。近年来,针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诈骗形式,相关部门及时梳理侦破,加大打击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做出了不少努力,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如今,在一些地方,公安部门尝试与银行、通讯、网络运营商合署办公,成立了反诈骗联盟,通过建立诈骗资金紧急止付冻结、诈骗电话自动预警、实时拦截等防骗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诈骗的综合整治与源头治理。
现实中不断滋生的诈骗新花样也提示我们,反诈骗之路没有终点。在继续探索、借鉴防治诈骗有效办法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诈骗变种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完善相关打击诈骗的法律法规;同时,更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诈骗苗头,将新型诈骗扼杀在萌芽期,避免造成更大社会危害。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诸多骗局都用心于对受骗群体“软肋”的精准攻击,这一“软肋”不仅有个体的贪欲、无助、沮丧,还可能是发自内心的同情、是对未来的一丝希望……表面看,骗子是在用“画大饼”的方式行骗,其实是在洞悉人性的基础上,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信息不对称,赤裸裸地挖坑布陷。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诈骗工作也是一场与人性弱点的长期博弈。因而,防治诈骗行动中,也需要不断提升公众的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构筑起一面坚固的防诈骗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