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农民出身”不是贪官“脱责书”

杨峻览

2014年12月19日14:1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落马官员发表忏悔自白季建业并不是第一个。记者从近年来的公开报道中发现,至少有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忏悔形式一般有当庭发表自白、书写悔过书等。其中,近六成人发表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最常见的开头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有14人这样表述。(法制晚报)

落马官员的忏悔本应起到警示的作用,但对一种“我是农民儿子”的忏悔,不少人催生了“出身贫苦,见钱眼开”、“人穷志短”的说法,着实让“农民”背了一盘“黑锅”,不但没有实现廉政教育,反而玷污了“农民”称谓。

难道寒门子弟从政就必定是贪官?焦裕禄家境平寒,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同样是全国学习的楷模,宋代包拯,史书记载“生于草茅”,出身寒微,但是刻苦读经进入仕途,两袖清风执法如山,成为一代名臣。

富家子弟当官就一定能廉洁奉公?世界银行曾公布过一份世界排名前九位的“腐败贪污”富翁榜单,印尼前总统苏哈托以150亿-350亿美元的赃款数额占据了第一位,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以50亿-100亿美元的赃款金额位列第二。这两个家族都在早年就是当地显赫的富贵家族,却创下世界贪腐之最。

贪不贪与出生贫富无关,决定清正廉洁的,一方面是官员的自律、党性修养、遵纪守法。另一方面,也与官员的监督制度以及官场的风气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一味纠结“农民的儿子”,不但没有发挥“忏悔书”的积极作用,反而还会伤害群众间的感情,甚至让“出身”成为脱罪借口。

对落马官员公开的“忏悔书”,应该理性对待,问罪不问出身。既要从忏悔中得到警示教育,又要探索“贪官成长经历”,思考如何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官场环境的净化,最终还“出身”一个清白。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