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所说的对古巴政策“不合时宜”,实际意思是,大格局变化下,老的政策弊大于利。对美古关系,不必忙着用“破镜重圆”之类的词汇,真爱难觅,交易到处都是。
新街口乐队有一首歌《爱你不是为了和你去如家》。
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17日分别宣布就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磋商。此时,在喜欢赞美的乐观者耳中,这首歌一定不合时宜,但在现实主义者那里,美国与古巴之间,温柔而残酷的旋律,只是再次印证了一件事:国际政治,没有真爱。
媒体披露了18个月以来双方密谈的部分细节,评论家忙着罗列让双方靠近的一个个理由,从美国间谍艾伦·格罗斯的身体状况,到哈瓦那经济改革的状况,从劳尔·卡斯特罗这代人的年纪,到石油价格暴跌对委内瑞拉每年130亿美元援助(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家卡梅洛·梅萨-拉戈估算)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二字。
1961年,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并在3个月后发动“猪湾事件”,封锁了52年后,白宫的主人又让手下打开思路,寻求重启双边关系。奥巴马终于善心大发或者承认失败吗?他所说的对古巴政策“不合时宜”,实际意思是,大格局变化下,老的政策弊大于利。当年,美国之所以那么做,背景是它在全球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和遏制苏联的冷战法则,那时候,古巴的利益,可以任性抛弃;如今,美国之所以这么做,背景是多极化世界中,美国不再一家独大而且不得不为不得人心的政策损失国际信誉,甚至可能为竞争对手提供一个制衡棋子。
把国家利益放在一边,奥巴马准备为自己留下政治遗产,显然是重要考量之一,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中期选举结束两周后,西班牙《国家报》11月16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奥巴马在外交方面全面出击》,文中提及,为了将来能在历史书中留下一笔,接近古巴是他的选项。这倒不是因为作者有什么小道消息,而是因为美国总统任期的最后几年,通常在内政方面会停滞不前,却很少有在外交上止步不前的。里根卸任前与苏联签订了削减武器的协定,克林顿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小布什下令增兵伊拉克……现在看,除了古巴和伊朗,奥巴马在哪里更有希望,与伊朗相比,古巴的难度不会更大。
让奥巴马对古巴的表白显得不那么真诚的另一个因素是国会。恢复外交关系说起来很美,但落实起来并非易事,因为需要废止过去积累下来的大量法案,而这必须由共和党占多数席位的国会行使权力。奥巴马在白宫的讲话也许可以感动自己,众议院议长和两党古巴裔议员却都在第一时间表态:没门。事实上,1977年,卡特刚就职总统的时候,也曾把恢复与古巴关系当做政绩抓手,包括互设非正式外交使团和谈判换囚,结果4年后里根上任,政废人息。
更有希拉里让人感慨,女人果然心思曲折,谁带谁去如家还说不准。她的意思是,那只是策略,推动古巴改变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古巴人了解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然,古巴的领导层并不愚蠢。所以,对美古关系,不必忙着用“破镜重圆”之类的词汇,真爱难觅,交易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