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品鉴:百年韶光寻梦回

徐琛

2014年12月18日09: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华文漪、岳美缇所饰的杜丽娘与柳梦梅。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当细腻柔曼的声腔再次响起,萧瑟的冬日仿佛也泛出了旖旎春光。岁末的北京天桥剧场,大师版昆剧《牡丹亭》于众人瞩目中婉转登场。浪漫传奇名篇、百年戏曲瑰宝与南北舞台名家的汇集,使这场演出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

  《牡丹亭》本为昆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名剧,除《闹学》《游园》等大家熟知的折子戏之外,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皇家粮仓的厅堂版《牡丹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此次最令昆剧爱好者为之神往的,当是南北舞台上泰斗级表演艺术家的联袂出演。古稀之年的大师们再度登台,甚至饰演年龄反差巨大的青春角色,尽展风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

  参演的老艺术家都曾受前辈大师亲传,出于对昆剧艺术的热爱潜心钻研,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艺术造诣深受认可。此番高龄出演,身体状态自然不比盛年。然而现场观演,仍见嗓音明亮流丽、身段威武婀娜、吐字清晰讲究,形神兼备,其功底深厚堪为后辈垂范。

  大师版《牡丹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请不同的表演艺术家饰演同一个角色。从欣赏的角度看,各人风格不同,难免造成整体风格的不一致。但作为旨在荟萃名家的展演,其引人之处却恰在于将历经岁月打磨的大师风范尽收眼底。张继青的朴素隽永与华文漪的华美端丽都唱出了杜丽娘的闺秀神韵,石小梅与岳美缇似是迥然不同的表演特点也同样呈现了一个倜傥而儒雅的柳梦梅。无论如何,这是昆剧舞台难见的盛事,大师版《牡丹亭》对昆剧艺术展现与传承的意义,也许远远大过单纯的经典剧目欣赏。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较之从前,确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参演《牡丹亭》的艺术家中,不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昆剧文化的传承,终究要体现在对每一出戏的精心打磨上。在大师版《牡丹亭》的《道觋》《婚走》两折中,刘异龙对石道姑的表现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才学过人的汤显祖即使是塑造荒唐戏谑的石道姑,也洋洋洒洒化用了“千字文”。囿于实际情况,舞台演出中常删繁就简,更重气氛的调节与人物、情节结构的完整。刘异龙以七旬高龄继续自己对小人物的深入揣摩,在原著基础上加工了大段道白,并在表演方面加入了自己的艺术化处理,使石道姑表现出了让观众看得懂的诙谐。此类改编,在花郎一类小角色中也时有出现。戏曲原是于百姓中生发成长的艺术,将时闻适当加入表演以引起观众共鸣,本为常用的手段。尊重传统、依循规律、谨慎创新,当是昆剧焕发生机的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一直是围绕着当代昆剧艺术领域的话题。当悠扬典雅的昆剧在相继出现的各类戏曲中渐渐没落,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催生了更适应时代风貌的作品。而它再度引起世人的瞩目,则意味着经过历史的洗礼,古老艺术的精髓已经拥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因此在对昆剧的关注中,传统剧目的保留和传承应是重要而迫切的一环。

  在《冥判》一折中饰演胡判的表演艺术家侯少奎深得观众好评与敬重。他受传于家学,却也最能体会传统剧目流失的遗憾。时至今日,他仍然以最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后辈。忽略“传统”而谋求“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本大师版《牡丹亭》,让昆剧爱好者们得以一睹艺术家们久违的风采,他们历经锤炼的一招一式和字正腔圆的一念一唱,都堪称后学典范。当新的时代与传统戏曲相逢,其实也无需为扩大“市场”而刻意迎合,不妨坦然接受它已成为小众艺术的现实。而几乎座无虚席的剧场和热情专注的观众,也证明了高品质的昆剧魅力依旧。

  这一场盛况空前的演出,表现了对昆剧抢救、保护和扶持的关注。大师们的表演并未谢幕。当优雅的文学与艺术携手再现时,愿我们仍然是从容欣赏朝飞暮卷、云霞翠轩的寻梦人。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8日 24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