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年度人物”的风靡与头衔标注的成功

王传涛

2014年12月11日09: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年度人物”的风靡与头衔标注的成功

  已连续举办14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今年停办,据央视经济频道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称,因为今年央视搬家至新址,来不及筹备,停办一次。至于明年是否会继续办,对方则表示不清楚。对于此次节目停办,业内人士猜测,可能与前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等被抓有关。

  央视经济年度人物今年停办的原因仍然说不清楚,但毕竟,那些在经济领域百舸争流、一马当先的商界大佬见证过这个节目的辉煌;这个节目也用14年的时间见证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广大观众在这14年时间里也找到了娱乐圈之外的励志偶像。

  然而,头衔终究是头衔。繁华落尽,归于平静,生活仍然是生活,名也好,利也罢,并不能注解真正的成功。更加上,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本就丑闻缠身,央视停办年度经济人物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回避。

  成功,何以注解?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在一个光鲜华丽的舞台上,拿一本荣誉证书向全国观众展示。而央视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无疑就成了一个这样优秀的平台。但是,一个平台存在,许许多多的评奖平台都出现了。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我国的“评奖产业”太发达了。诸如“编撰国家大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名人录”、“中国XX院收录”、“专利成果转化”、“XX行业成就奖”之类的评奖活动,早已是遍地开花,而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

  所谓的成功人士,好大喜功之余,也喜欢上了收集各种荣誉。据了解,我国某知名慈善家,其所获得的锦旗、证书与奖状,能够铺满半个操场。现实之中,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而且,更不能否认的是,戴光环、拿证书、得荣誉,这都是能够让人上瘾的。此语境下,“评奖产业”也便应运而生。但是,正如当下泛滥的“评奖产业”一样,无论是什么平台搞的什么评奖活动,似乎都绕不开以下两个现实问题。

  一是,没有合理的评奖程序。都说这个评奖活动像电影界的奥斯卡,那个评奖活动像体育界的劳伦斯,但是,活动的程序正义又何以体现?是全国百强企业负责人投票,还是由众多财经媒体的记者与编辑投票,抑或是完全由电视观众投票?再者,评奖的机制是不是完全透明?是不是不受任何外在影响力的干扰……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则这样的评奖机制就存在先天的病因。

  二是,组织方总想利用“名人效应”招揽生意。这就像是前段时间被曝光的“共和国脊梁奖”骗局,组织方会邀请名人来此活动“倚门卖笑”、“出台站桩”,然后向一些贪图名利者发出邀请,并收取一定的赞助费或出版费,如此也便形成了“评奖产业”的一整套工序。组织方只需要在收钱后租用一个大舞台向参与者发证就完了。

  师出无名、程序混乱、花钱买奖,已经成为了这类活动的固定套路。这样的头衔,这样的荣誉,其实标注不了成功,只能标注一颗虚伪、虚荣的心。而当评奖内情被曝光,即便是曾经得过这些“殊荣”的名人,也容易感觉这些个证书有些碍眼。正如某知名主持人在得了“共和国脊梁奖”后,面对媒体采访与质疑时又坦言“这个奖我退了吧。”评奖评到这个份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一些办法进行一下清理、整顿和规范了。王传涛(山东 教师)

分享到:
(责编:袁云儿(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