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元鹏
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通知指出,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11月28《北京青年报》)
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语言文字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网络语言已经扰乱了正规语言文字的时候,有关部门能够从规范语言文字的角度做些事情,当然是值得点赞的。但是,在规范的时候,需要给“咳不容缓”这样的灵活运用留下一条活路。该斩草除根的需要毫不手软,而有的新方式未必就需要推到午门问斩。
“orz(五体投地)”、“莓兲想埝祢。'巳宬s'1.种漝惯。'”这就是网络语言的一个缩影,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意思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没有注解,有多少人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对于这类网络语言就需要严格的规范,不仅仅不能让它们到电视上去祸害观众,即使在网络上也应该有所约束。网络的使用者青少年占据了很大比例,如果这种语言和词汇侵扰他们的生活,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最为可怕的是,这类语言甚至会比盲目的英语崇拜给母语带来的伤害还要大。
有些新词的出现会误导公众,尤其是对孩子的知识的形成有着不少的害处。比如说BS(鄙视)、BT(变态)、你妹、纸妹、灰常好。把这些语言和词语推到午门问斩是大快人心的举动。但是,搞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 正如不能将监狱看守的人全部开刀问斩是一样的。能够被我所用,并且不会引起误会,也不会给母语带来危机的情况,就应该有区别对待的柔情。
比如说有些词语,虽然和原来的有些变化,换了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词,但是这个情况压根就不会引起观众误会。有个节目叫《一站到底》,看电视的观众不会因为有个成语叫“一战到底”而误会的。这其实是节目包装的一种创新;有一个广告说的是“咳不容缓”,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感冒药的广告,难道大家会将“咳不容缓”与“刻不容缓”混淆吗?显然也不会,这只是创意的一种形式;有一则形象片用了“晋善晋美”的表述,难道会因为我们一个成语叫“尽善尽美”,而让大家误认为写错了,或者是在其示范下也把“尽善尽美”写成“晋善晋美”吗?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只是对成语的一种灵活运用而已。
语言都是慢慢发展而来的,正如老祖宗最初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与我们使用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是一个道理。如果历朝历代都没有边界的去规范语言文字的话,估计现在我们依然使用着甲骨文。对于危害母语的新生语言文字当然需要打击,但是对于那些仅仅是创新、创意、灵活运用的情况,还是应该多些包容。电视节目毕竟不是课堂。
请出版广电总局在规范节目语言文字使用的过程中,不要全部开刀问斩,要给“晋善晋美”、“咳不容缓”、“一站到底”留条活路。还请“刀下留词”当然,按照新的规范我使用“刀下留词”也应该是错误的。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