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观察
日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财政补助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从今年9月1日起,广州对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给予财政补助,补助标准均为每生每日2元。(《广州日报》11月18日)
从9月1日取消午休托管收费起,万千家长、教师期待的午休、课后托管财政补贴方案终于出台。从财政中掏出钱来补贴到学生托管这样的民生实事中,本是应有之义。但结合各种民生支出同样“嗷嗷待哺”的实际情况来看,补贴到位想必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不过,方案刚刚出台,一些疑问也随之而来。补贴够不够花?教育局方面也承认“偏紧”,一些学校就更是表态“喜忧参半”。学校自身还有不少意见,很多老师宁愿要午休不要补贴,一些学校的床位等客观条件还很欠缺等。另外,家长也有疑问,床位不够孩子是不是只能趴桌子睡?这对身体发育可能会有很大影响!
种种意见和看法,都有合理之处。但需要看到的是,眼下这个补助方案,还只是戴着“试行”的帽子,实际上真正框定学校午休、课后托管服务的规范性文件,可能要在明年才能出台。要对种种疑问做出回答,可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各方都应多点耐心,不能有“一口气吃成胖子”的心态。
回想此前学生托管,一些学校自行收费已长达10余年。因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逐渐淡出,大量不合法的私人托管生意红火起来。正是由于长期没有纳入制度框架,学生、家长、老师、商业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动,才使得托管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眼下政府着手将此事逐步纳入规范,财政补贴有了,规范文件也已提上日程。在这个试行期内,各方若还是完全站在自己角度想问题,可能仍会有许多摩擦。要做成一件事,尤其是为孩子服务的好事,各方都应换位思考。具体而言,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应主动增加一些床位,老师们多一点奉献精神,家长们也应遵守学校的评估规则,对逐步走上正轨的托管不应过于吹毛求疵等等。
人人都希望政府出台一个政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不仅需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还需要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个收集民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度固化的过程。学生托管正是如此,谁都不希望回到过去那种混乱的状态之中,与其抱怨、质疑,不如各方都多一些理解和耐心,这样更有助于托管服务日臻完善。
(张涨)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