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数万元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但出租证书一年即可收回成本;通过网络为持证人与企业牵线并从中分一杯羹;企业为获资质拿工程,每年支付百万元挂证费用……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证书“挂靠”背后有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这是“考证热”的一个原因。(11月17日《北京晨报》)
持有证书的人在获得好处,中介组织在获得好处,但是,真正在操纵这个链条的却是违法企业,他们的人员没有资质却借助这些资格证书在实施作业。而这些企业缘何会租赁资格证书?表面上看是企业租赁证书付出了好几万元,但实际上他们拿到手的工程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元,如此巨大的利润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才能杜绝企业租赁证书的漏洞。
所以,在违法企业获取工程的时候,首先需要检验他们的资格证书。试问,拿着租赁来的资格证书的企业是如何躲过监管部门火眼金睛的?因此,这还牵涉到对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没有了对问题工程的倒查责任追究,也就会有了获得“金奖”的劣质工程。试想,“豹纹大桥”、“胶带别墅”、“水帘洞车站”,有多少不是靠着租赁的证书拿到的工程?出了问题之后,监管部门的审批人员都处理了吗?至今这些问题依然成了烂尾的新闻。
工程的好坏和有没有资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当施工企业可以拿着租赁来的证书获得工程的时候,当伪劣工程还可以拿到“金奖”的时候,当出了问题还有人撑起“保护伞”的时候,谁愿意拿出更多的钱去聘请有资质证书的人员?聘用工作人员的支出远比一本证书的费用要高得多。(郭元鹏)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