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腐败能量从来就不会自动收束

李杏

2014年11月14日09:33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腐败能量从来就不会自动收束

  近日,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披露了今年以来的反腐数据,截至10月底共立案14808件,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238人。一批“小官巨腐”案件也被查处。其中,某市一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的官员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房产手续68套。据悉,该科级干部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

  在当前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强力推进下,曝出一批涉案金额甚巨的“大案”。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案件的主角却不一定是什么位高权重的“高官”,其中很多人都只是基层干部。他们官虽小,腐败的“能量”与“胃口”却大得惊人,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常识与想象。

  据报道,有的市车管所数十人大肆受贿数千万元,有的市交警支队长受贿超千万元,有的市人社局干部监管不力致使医保基金被骗取近2000万元,有的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总额近千万元,甚至有村干部利用协助征地时机受贿百万元。

  这样一份触目惊心的反腐“清单”摆在面前,无疑是对认识和把握当前反腐形势的巨大冲击。从披露的细节来看,一些基层官员腐败起来明目张胆,更有极端的是,个别官员与部门收入囊中的甚至堪比当地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毫不夸张地说,对某些基层官员来讲,腐败如家常,上限不封顶,“能贪则贪”已经成了为官行事的潜规则,除此之外别无顾忌。

  腐败的严重性,从“苍蝇”的巨大破坏力可见一斑。如果看似不起眼的“小官”尚且能动辄鲸吞巨额公共财富,那么整个腐败的真实状况恐怕就令人不敢想象。“小官巨贪”现象的出现,无论是对于当前的反腐败课题,还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机制建设,都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个日益显著的变化是,腐败正从“个别人的变质”走向圈子化,即使是一些基层部门也形成了贪腐小“圈子”,或欺上瞒下,或上下串通,抱团共同分享腐败利益。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运作”过程中,有时难见什么有效的监督与干预,以至于哪怕不大的权力也可以为所欲为,肆意“裸奔”。

  如果权力失控,“小官”的“实权”的影响不可小觑。经过多年的经济增速发展,国家与社会的财富积累愈发放大了权力不受约束的后果,直接表现为贪腐规模的急遽扩增。小官轻易“发迹”为“巨贪”的背后,实际上表明了权力所系的资源越来越可观,权力的能量不断壮大也意味着失控的风险更大。

  归根结底,权力始终需要有力的制约。但凡与权力有一星半点的沾边,一旦开闸放水,没了防线,小官也能坏大事。在这个意义上,盯住的是权力本身,而不分大官还是小官。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